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57章 火种不熄,星火燎原

第157章 火种不熄,星火燎原(1/2)

    深夜的风从楼顶灌进我的衣领,像是某种无声的警报。

    谢明远递来的系统日志在手机屏幕上泛着冷光,那串海外IP地址仿佛一柄刺穿夜色的刀。

    “林哥,我查过了,这些访问记录不是普通的爬虫流量。”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它们有特定的目标路径——直奔‘火种计划’的核心数据库。”

    我盯着屏幕,眉头紧锁:“有没有留下追踪痕迹?”

    “他们很谨慎,使用了多层跳转和加密隧道,但我已经设下了数据陷阱。”谢明远顿了顿,”

    我沉思片刻,拨通了袁导师的电话。

    两小时后,我们在社区图书馆地下会议室召开了紧急会议。

    肖潇然早已调出基金会成立以来的所有资金流向与项目资料,将一份异常清单推到桌前。

    “你们看这个。”她指着一组供应商名单,“天枢控股旗下的子公司出现在了社区医院的药品采购名单里,而我们之前已经彻底切断了它在本地的医疗供应链。”

    袁导师脸色凝重地点头:“周鸿涛虽然倒了,但他背后的人还没动。这些人比想象中更擅长隐藏。”

    我缓缓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关键词:火种、资本、遗产。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回扑,而是系统的反扑。”我扫视众人,“他们在试图瓦解我们的信任基础,同时渗透关键节点。这次不只是文化战,更是生存战。”

    气氛一时凝固。

    “我们要怎么做?”谢明远问。

    “先查清楚他们的目标。”我说,“然后让他们知道,火种不是那么容易熄灭的东西。”

    第二天清晨,我换上一身物流工人的制服,戴上面罩,混入天枢控股位于城东的智能仓储中心。

    这里曾是他们收购非遗资产的秘密仓库之一,如今依旧戒备森严。

    我借着配送员的身份顺利进入核心区域,在一层隐蔽的隔离带后,果然发现一间上锁的加密仓库。

    门口的识别器需要指纹和面部验证,但我早有准备。

    几天前谢明远就破解了该仓库负责人的身份信息,并伪造了一份临时权限文件。

    门开的一瞬间,冷气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震。

    一排排陈列柜中,摆放着大量未登记的非遗文物:古老的木雕、漆器、刺绣样本,甚至还有几件标注为“失传技艺”的工艺残卷。

    每一件都贴有火种认证标签,但编号明显是伪造的。

    我迅速拍照取证,正要离开时,身后传来一声金属碰撞的轻响。

    我猛然回头,只见一名穿着黑衣的技术人员站在门口,手里握着一把电击棍。

    “你是谁?”他冷冷开口。

    我没有回答,而是悄悄将手机切换至自动上传模式,确保证据能第一时间传输出去。

    “你不是这里的员工。”他眼神锐利,步步逼近,“看来我们最近的访客,终于来了。”

    我猛地闪身躲过第一击,顺势一脚踢向他的手腕。

    电击棒掉在地上,火花四溅。

    两人在狭小的库房中展开搏斗,我虽不是格斗高手,但多年的外卖生涯让身体变得敏捷异常。

    最终,我在对方失去意识前,用仓库里的绳索将他绑住,并用胶带封住了他的嘴。

    临走前,我顺手翻看了角落里一台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一份电子合同——

    “古法造纸技艺国际专利申请协议。”

    我心中一凛,立即记下合同上的签名方:曹氏X,代表人未知。

    回到基地后,我们将所有证据汇总,并联系了汤顾问。

    “这是个机会。”他听完分析后说,“如果我们能将火种计划透明化,反而能让公众成为我们的守护者。”

    于是,“透明风暴”行动正式启动。

    我们发布了所有火种项目的资金流向、传承人访谈视频,以及那些被篡改和盗用的文化资料对比。

    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网络直播,揭露“非遗专利化”的荒谬逻辑。

    短短三天内,舆论开始反转。

    #守住我们的文化火种# 成为热搜话题,多个合作机构宣布与天枢集团断绝往来,股价暴跌。

    周鸿涛虽已退居幕后,但仍不甘心地怒吼:“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守住火种?它迟早会被资本吞噬!”

    我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这不仅仅是资本的游戏,而是一场关于记忆与未来、传承与毁灭的战争。

    而我们,只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怎么办?”肖潇然轻声问。

    我望向她,目光坚定:“是时候培养新一代的守护者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句话背后的重量,正在悄然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深夜的图书馆地下会议室,灯光柔和而坚定。

    谢明远站在最前排,神情肃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