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有人行色匆匆,有人神情轻松,但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每天做的事情,会不会对别人有意义?
“我觉得我们需要一条心理疏导热线。”我说,“专门针对长期志愿者,帮助他们处理情绪波动、职业倦怠,甚至是自我价值的迷失。”
蒋姐没有立刻回应,我能听到她在打字的声音,像是记录下了我的建议。
“好,我会尽快联系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她语气坚定,“这很重要。”
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式的关怀,而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公益不能只靠热血支撑,它也需要制度、需要温度,更需要持续的支持系统。
夜幕降临,我登上回程的高铁,车厢内灯光柔和,窗外城市的轮廓逐渐模糊。
手机屏幕还亮着,我打开文档,敲下第一行字:
《致所有相信改变的人》
从最初一个人拍视频,到如今一群人做公益,我始终记得一句话:“风过留痕,道阻且长。”
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也从不平坦。
但正是你们的坚持,让“共联体”不再是空洞的理想,而成为无数普通人生活中的光。
我不敢说自己是领路人,因为我也是被照亮的一员。
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这条路上最宝贵的火种。
未来或许仍充满挑战,但我愿意与你们一起前行,哪怕风雨兼程。
列车驶入隧道,车窗映出我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
手指轻点屏幕,我把这封信发布到了我们的官方账号上。
窗外灯火渐隐,城市退去,天地间只剩下铁轨与轨道碰撞的声音。
我知道,明天等待我的,不只是掌声,还有更多的质疑、阻力,甚至背叛。
但没关系。
因为这一路走来,我早已明白,真正的改变,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在无数次犹豫后依然选择继续向前的那一刻。
清晨七点,我站在市政府会议厅门口,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全国共联体发展白皮书》。
这是我与冯叔连夜讨论整理出来的战略规划草案,准备向政府提交,希望推动“共联体”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我不知道今天会面对怎样的问题,也不知道这份方案是否会被采纳。
但我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真正的博弈。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