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28章 风雨欲来,善意不改

第128章 风雨欲来,善意不改(1/2)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那条匿名私信,心跳有些快。

    “林先生,您信任的某合作机构账目不清,请务必谨慎处理。”

    这不是一句空话。

    在公益圈里混了这么久,我深知这类信息往往真假难辨,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现在,我的名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外卖员,而是一个公众人物,一个公益项目的推动者。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我没有犹豫太久,立刻拨通了赵慈善家的电话。

    他是我在做公益过程中结识的一位资深人士,低调、务实,从不接受采访,却在业内口碑极好。

    他曾说过一句话:“做善事,不怕慢,就怕错。”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他声音依旧沉稳:“林致远?这么早打电话,有事?”

    我直奔主题:“赵叔,我这边收到一条匿名举报,说我们正在合作的一家公益机构账目有问题。我想请你帮忙牵头,成立一个独立审计小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他缓缓道:“你怀疑谁?”

    “我不确定。”我如实回答,“但我不能让这些钱出问题,更不能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望。”

    他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好,我来办。这事必须透明,不能有任何瑕疵。”

    我松了口气:“谢谢您,赵叔。”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车里发呆。

    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照在方向盘上,温暖却不真实。

    我不知道这条匿名消息到底是谁发来的,也不知道它背后是否藏着什么阴谋,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伪善人”。

    正想着,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吴记者的消息:

    【刚刚直播结束,孙受助代表主动申请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要不要开直播间?】

    我看了一眼时间:早上七点五十分。

    我回了个“好”,然后简单洗漱一番,驱车前往约定的地点。

    上午九点,校园直播间准时开启。

    孙受助代表,那个曾经因为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的女孩,站在镜头前,眼里泛着泪光。

    她叫小雨,今年十八岁,大学新生。

    当初如果不是我资助她完成高中学业,她现在可能已经辍学打工了。

    “林哥不是富人。”她在直播中说道,“但他给了我重新读书的机会。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第一次来看我的时候,穿的是骑外卖时的工作服,鞋子都破了边。可是他笑着问我,‘想不想考上大学?’我说想,他就点点头说,‘那我陪你一起努力。’”

    弹幕瞬间炸开:

    【破防了……】

    【这哪是资助,这是救了一个家庭啊!】

    【林哥真的太暖了。】

    我也坐在一旁看着,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就在这个时候,李评论家转发了这段视频,并留言:

    “或许,我错了。”

    这条留言迅速登上热搜,很多人开始反思之前的质疑是否太过武断。

    中午十一点,周公益组织负责人找到我,提出一个新计划——“青年志愿者成长计划”。

    她说:“现在很多大学生愿意参与公益,但他们缺乏专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如果我们能提供系统的培训、奖励机制,甚至未来就业推荐,可能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我听完眼前一亮,当下拍板:“行,我先拨款三百万,作为第一期启动资金。”

    紧接着,我亲自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我和团队反复修改方案,强调一个核心理念:

    “真正的公益,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的力量。”

    我一边设计课程内容,一边想着之前那一封匿名举报信。

    尽管我已经请赵慈善家介入,但心中的疑虑始终挥之不去。

    下午一点半,我接到赵慈善家的电话:

    “林致远,我现在在学校附近,要不要过来看看?”

    他说的学校,是他创办的一所乡村小学图书馆。

    我没多问,直接开车过去。

    路上,我心里隐隐有种预感——今天的事,还没完。

    而这所学校,也许会告诉我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赶到赵慈善家创办的那所乡村小学时,已是午后。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红砖墙上,几只麻雀在操场上蹦跳着觅食,远处几个孩子正抱着破旧的足球奔跑。

    赵叔站在图书馆门口等我,见我下车,笑着招了招手。

    “进来吧。”他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

    我走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面墙的书架,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

    最里面还有一排桌椅,几位学生正在安静地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