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去往大同传旨的队伍,就离开了皇城,并一路向北而去。
朱元璋站在北安门的城门楼上, 目光深邃的目送着,去往大同的传旨队伍。
也就在传旨队伍,消失在去往大同方向的官道之时,朱元璋就抬头看向最北方的视野尽头,也是看向大同县的方向。
“林大人,”
“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不至于看不出这道圣旨的本质吧!”
其实,他把林昊从大同县七品知县,升任为凤阳县六品知县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什么‘重视与怕培养’。
说白了,只是‘明升暗贬’的同时,还把他林昊从自己的势力地盘,弄到他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好好的看着。
他朱元璋之所以极力阻止,把他林昊弄到凤阳县去,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才从未来回到洪武六年的人,深知凤阳县会成为林昊成长为镇国公的重要因素。
他并不是在阻止林昊来凤阳县任职,而是在反对林昊成为未来的‘镇国公’!
可要是抛开这个因素不谈,升任他林昊为凤阳县六品知县,就是‘明升暗贬’的同时,还把他林昊从自己的势力范围,弄到他朱元璋的管控范围。
对于他林昊来说,待在大同县继续暗自发展,逐步扩张势力范围,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他是林昊的话,就算是让现在来朝廷当一品大员,他也不乐意。
原因无他,
只因为一个毫无人脉势力的一品大员,不过只是皇帝老子嘴边的一块肉而已。
只要皇帝老子一个不高兴,随时都可以一口吃掉!
一品大员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是对他来说,四面楚歌,还八方仇敌的凤阳县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心中暗道:“你那么聪明,就应该看得清楚,这件事情的本质。”
“你那么有脾气,就该抗旨不遵!”
“只要你抗旨不遵,咱就有机会,让你不仅来不了凤阳县,还距离未来的‘镇国公’更远了。”
“......”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就再次变得深邃了起来。
但此刻的朱元璋,眼里却没有一点杀意。
就凭他所看见的,林昊在未来一年时光里的所作所为,他就会给林昊一个‘以观后效’的机会。
在此期间,他会尽可能的让现在的林昊,距离未来的镇国公更远!
唯有如此,他才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他林昊在未来的最终结果!
如果他林昊在未来,不忘初心的寿终正寝 ,他就会把林昊火速调回凤阳县,以达到‘扶正未来’的效果!
可要是他林昊成为了颠覆大明江山,把他朱家子孙赶下皇位的人,他就要这个时代的林昊不得好死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向大同县方向的目光,就突然有了明显的期待之色。
他期待林昊可以抗旨不遵,就算是不强势抗旨,也要表现出对这道圣旨的不满,以及对皇帝的怨言。
只要让他家妹子知道,他对圣旨和皇帝的不满,他就有办法让林昊暂时远离‘凤阳县’,也就是暂时远离未来的‘镇国公’!
一个月之后,
配有专门传旨太监的传旨队伍,就进入了大同县的地界。
朱元璋为了彰显他对林昊的重视,所以并没有为了追求速度,就只派精骑宫卫去传旨。
也正是因为配有专门的传旨太监,他们才走了一个月之久。
没办法,传旨太监没办法骑着快马日夜兼程,只能坐着马车前行。
他们带来大同县地界之后,也和朱元璋他们来时一样,只觉得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看着眼里的一切,他们这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为什么这么看重他。
他们没工夫细看这堪称塞上江南的大同县,只能快速进城去。
“停下!”
“你们怎么不交钱,就往里面闯呢?”
为首的军士,看着这正大光明设卡收钱的收费站,当即就要发火。
可他一想到皇帝微服到此之后,都不仅不惩罚他林昊,还要让他连升两级,也就没了发火的底气。
很明显,这是得到大明开国帝后的默认的存在。
为首的军士想到这里,也只是拿出官方文牒道:“还请通报,我们是替陛下传旨的钦差。”
负责在亭子里收费的姑娘,看了一眼这各种大印都齐全的官方文牒,也是一下子就认真了起来。
她虽然觉得这文牒一看就很官方,但也不敢彻底相信他们。
要知道这里是外敌窥视,谍人遍地的边城重镇,他们也见识过不少这种,看起来很真的‘官方文牒’。
只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冒充传旨钦差罢了!
“你们在外面等着,我让人去通报。”
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