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268章 造就未来的真凶,三声大不敬

第268章 造就未来的真凶,三声大不敬(1/3)

    小二话音一落,朱元璋就直接瞪大了眼睛,还竖起了耳朵。

    而坐在小二对面的林昊,却只是似有玩味的问道:“这林大人是对你们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啊?”

    “你们现在想起来,都恨不得去给他磕一个?”

    林昊话音一落,小二就积极无比的说道:“我刚才唱那首歌谣,不就证明一切了吗?”

    “要说这太祖高皇帝啊,对家乡父老所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就是让林大人从大同县知县,改任凤阳县知县。”

    “他之前干的那些事,可害苦了我们啊!”

    “他营建这中都皇城,用错了人,那是上贪下面也贪,以至于这中都城,四年都没有个城池的样子。”

    “城池是个半拉子工程、宫阙是个半拉子工程、鼓楼和钟楼,都是半拉子工程。”

    “如果不是林大人到任,还有如此繁华的中都皇城?”

    “如果不是林大人到任,他都不敢让外国使节,来参观这所谓的‘龙兴之地’。”

    “毕竟,来参观的就是个‘笑话’!”

    “林大人到任之后,仅用三年的时间,就让之前的半拉子工程,漂漂亮亮的完了工。”

    “除此之外,什么中书省,什么大都督府、什么御史台,还有日月坛、社稷坛、山川坛、以及太庙、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哪怕是国子学,都全部完了工。”

    “除了中都皇城完工之外,我们凤阳的农牧业,工商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果不是林大人的功绩,还有今天这繁华的局面?”

    “正因为林大人的到任,太祖高皇帝才有脸让外国使节,来参观他的‘龙兴之地’!”

    “老长脸了呀!”

    “也不扯远了,就您吃的这三大碗牛肉面,就有林大人的功劳在里面。”

    林昊‘故意’不解道:“我付钱了呀!”

    “这也能是他的功劳?”

    小二一听这话,直接就来劲了。

    他严肃的说道:“您要知道,我大明可以吃的牛肉,只有经过乡里兽医核定的,不可继续劳作的病牛,老牛!”

    “即便是现在,还有许多地区适用这一个规定。”

    “要不是林大人在这里干了三年,我们现在也得适用这规定。”

    “林大人到任之后,我们的农牧业一下子就上来了。”

    “牧场的肉食牛羊,不说有多少,但也够我们买卖的了。”

    “吃过凤阳稻吧!”

    “全国闻名的凤阳稻,也有林大人的功劳在里面!”

    “......”

    朱元璋看了看越说越起劲的小二,再看了看越听越享受的‘林大爷’,直接就不淡定了。

    现在的朱元璋,可以说是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

    他在听到林昊的这些功绩之后,必定会大为震惊的。

    他营建了四年的中都城,一直到洪武六年,都只是一个主要建筑都是‘半拉子’的‘荒城’。

    可人家林昊一到任,仅用三年时间,就让中都皇城全部完了工不说,还初具盛世雏形。

    他三年时间,让大同县变成塞上江南,就已经足够让人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凤阳县的中都皇城,可不只是一个县城这么简单,不论是城墙的规格,还是城墙里面的建筑,乃至是城池的大小,都是按照帝都的标准来了。

    仅是城池的大小,就是大同县城的四倍之多。

    何止四倍的工程量,他林昊也用三年时间,就可以建成?

    朱元璋只是这么一琢磨,就不自觉地摇起了头。

    可眼前的一幕,又足以证明他听了都摇头的事情,就是铁打的事实。

    这一刻的朱元璋,对现在的林昊,和过去的林昊,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原本以为,现在的林昊已经足够厉害,过去的林昊也就是他肉眼所见的水平。

    可却不曾想到,过去的林昊,远比他的认知还要厉害得多。

    正因为如此,他又不禁自问,现在的林昊,是不是远比他现在的认知还要厉害?

    林昊在这建文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又是不是他真实水平的‘冰山一角’?

    就这样,随着他对林昊认识的加深,他赋予林昊的神秘色彩,也更加的深了。

    林昊的商业头脑,和农牧本领,他已经在大同县有所领教。

    所以,他一开始就对凤阳县的路边摊可以吃牛肉面这事,并没有多少感触。

    在他看来,这不是过‘三板斧’的照搬,以及随着时间的进步的产物而已。

    可那句‘凤阳稻’因为他林昊而得名,他就非常的重视了。

    “凤阳地处淮河流域,本就是鱼米之乡啊!”

    “咱还没出生的时候,凤阳稻就已经很出名了,怎么能说凤阳稻因他而得名呢?”

    “难不成......”

    朱元璋不敢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