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方孝孺的目光,倒是没有什么杀意,但却尽是惊骇之色。
他只觉得这样的言论,太像一个人了!
这个人就是想要把‘必须削藩’提到第一条,还既强硬又无情的,当朝皇帝朱允炆。
他现在还记得,朱允炆因为这事,在大雪天里,被林昊夫妇二人打了个半死!
他虽然心痛万分,但也觉得确实该打!
那还是他第一次觉得,朱允炆就应该被林昊狠狠的毒打!
可想而知,朱允炆当时的言论,在他朱元璋看来,是有多么的‘不成器’!
他万万没想到,方孝孺三人的想法,也这么的危险!
也就在朱元璋看向方孝孺的目光,第一次出现恨意之时,方孝孺又继续朗声说道:“你或许觉得,他们看在你的面子上,会配合朝廷,施行你的这些国策。”
“可皇帝与地方之间,隔着一个藩王,真的就一点不受影响吗?”
“儿子长大之后,还要翅膀变硬呢,更何况只是跟你上过两天课的学生?”
“名义上,你是他们的老师!”
“可实际上,你只是他们家请来当老师的臣工!”
“他们在宫里当皇子的时候,或许还会都听你的。”
“可现在他们身为藩国之主,统领一方文武,还会事事都听你的吗?”
“不伤及他们的利益和权力,他们或许还会出于所谓的‘尊师重道’,叫你一声老师!”
“可要是伤及他们的利益和权力,他们还会叫你老师吗?”
“不见得吧!”
朱元璋知道方孝孺说这番话的用意,但他却不能说人家方孝孺这番话有错。
单独把这番话拎出来分析的话,还真就是不论哪句话都有道理。
尤其是方孝孺对人性的分析,别说是他朱元璋挑不出来什么错,只怕他林昊都挑不出来什么错。
事实也正如朱元璋所料,林昊还真没说方孝孺这番话有错。
林昊淡笑着点头道:“方先生不愧是当世大儒,不愧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
“你这话说得一点毛病都没有!”
说着,他又目光深邃道:“那依你们的意见,这一条应该怎么改?”
方孝孺当仁不让的说道:“林大人,下官以为,想要彻底贯彻落实,你所写的错《大帝成长计划》之中的,一二三四条国策,就必须先拆除‘藩王’这颗绊脚石。”
“我们应该把‘必须削藩’,改为第一条,最先落实!”
方孝孺话音一落,站在那里的,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直接就惊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老朱’为朱允炆安排的,除了林昊的三位辅臣,竟然也有和朱允炆一样的想法。
“你,你们......”
“朱允炆还年轻,他只考虑藩王的弊端,却没考虑藩王对他的保护作用。”
“难道你们也考虑不到吗?”
“还是,你们从来就没怀疑过,他林昊有可能在削藩之后,彻底变成‘司马懿’,甚至是‘董卓’?”
“你们太让‘老朱’失望了,也太让朕失望了!”
来自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第一次对他们称‘朕’,也第一次有了不大明显的杀意。
紧接着,他又用尽是嘲笑之色的目光,看向孝陵的方向。
“咱还以为,你安排这三位先生辅佐允炆,和林昊作对,也算是‘亡羊补牢’。”
“现在看来,你是真看走了眼啊!”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就尽是自嘲之笑了。
原因无他,
因为那被他当成是别人来骂的‘老朱’,就是未来的他自己。
也就在朱元璋陷入自嘲,而不能自拔之时,林昊又在下意识的眼前一亮之后,眯着眼睛一笑道:“好吧,其实也不是不能放在第一条,率先实施!”
林昊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再次瞪大了眼睛。
紧接着,他只是眼睛那么一眨,就再次自以为是的,猜到了林昊的最终目的。
“咱明白了!”
“皇帝这么说,你将他暴打一顿,是为了彰显你对咱老朱家所有人的爱护,是为了提高你忠臣的名声。”
“现在,你又在他们的强烈建议下妥协,又彰显你少数服从多数,不掌权擅专的品格。”
“如此一来,就可以让世人知道,你虽尽全力保护皇族,可最后还是力不从心。”
“到了那时候,天下人就只会恨当朝皇帝,恨三位辅臣,不会恨你这个,就是想要最先削藩的奸佞!”
“好,好啊!”
“你才是那个当了表子,还立牌坊的高手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仅是那看着林昊的目光,变得比刀还要锋利,就连他嘴角都开始呲起了牙。
也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