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173章 滔天巨罪,大朝

第173章 滔天巨罪,大朝(1/2)

    “臣杨思义,拜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这位,从他称吴王之时就追随他一路走来,历任起居注和司农卿的大明首任户部尚书,难得的露出慈善之笑。

    “快快免礼,赐座。”

    杨思义致谢之后,这才坐上边上的位置。

    朱元璋见这位跟着自己一路走来的老臣,已经落座,这才看着他手里那厚厚的奏疏道:“北方各地的税收统算好了?”

    杨思义拱手道:“正如陛下所料,还请陛下过目。”

    话音一落,杨思义就把这本厚厚的奏疏交给王升,再由王升转呈给朱元璋。

    与此同时,杨思义也一本正经的奏报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所以臣就北方各地的农税,单独奏本。”

    “至于其他的布帛金银等税务,臣待南北各地的税都到齐之后,再做统算,再行奏报。”

    朱元璋点了点头之后,就一边翻看奏疏,一边问道:“你办事,咱放心。”

    “说说看,今年的北方农税,比起去年,整体如何?”

    杨思义笑着点头道:“全赖陛下治国有方,今年的北方农税,比去年要多接近一成。”

    朱元璋听到这么一个答案,自然是面带笑意。

    他是资深农民出身,他深知农民的不易,更深知这‘接近一成’四个字听起来不是太多,但实际上却已经是老天爷对大明的天大恩赐了。

    “陛下,您怎么了?”

    “是觉得臣哪里写得不对吗?”

    杨思义见原本还一脸笑意的朱元璋,突然就目光凝重了起来,于是赶忙开口问道。

    朱元璋忙恢复平静道:“没事,你先退下吧!”

    “你是跟咱多年的老人了,不必非要等到放衙才回家,只要没什么事,你就可以提前回家歇着。”

    杨思义见朱元璋突然如此为他着想,当即就心中顿生不安之感。

    他忙起身道:“多谢陛下挂念,臣身体还好,臣这个尚书都提前放衙,下面的人势必跟着这么干。”

    “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

    “臣告退!”

    朱元璋目送杨思义离开之后,也是心中顿生落寞之感。

    “老子是真的在关心你啊!”

    “瞧你这样子,就像老子是表里不一的笑面虎似的。”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意识到他似乎在这满朝文武的眼里,已经朝着表里不一的笑面虎去了。

    朱元璋意识到这里之后,又不禁无奈的笑了笑。

    他是真的不想当这样的人!

    可这朝廷里有着林昊和胡惟庸之流的人,他又不得不变成这样的人!

    朱元璋一想到‘林昊’二字,以及胡惟庸他们逼宫似的为林昊请功的未来,他的目光就再次变得深邃而阴冷了起来。

    朱元璋重新回到龙椅之上,重新拿起那本奏疏,也重新专注于让他刚才突然目光凝重的那一页。

    “大同府各县农税如下。”

    “大同县农税......”

    朱元璋看着大同县的各项农税数额,只是眼眸子那么一跳,眼里就有了明显的红血丝。

    如果不是由他家妹子提拔到他跟前的常侍太监在这里,他早就气得掀桌了。

    可紧接着,朱元璋的嘴角就有了一抹释然之笑。

    朱元璋之所以有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也只是因为他的本能和他的目的同时在作祟。

    他看过林昊主持绘制的‘大同县土地资源分布图’,他清楚的知道这个以平坦着称的边城,到底有多少农牧用地。

    尽管现在的大同县,已经是各族人民都安居乐业,且人丁兴旺的好地方。

    可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开垦全部农牧用地!

    一个人丁比其他州县兴旺数倍,且充分利用囚犯之力的县,都不能开垦全部农牧用地,足以见得其农牧资源是有多么的丰富。

    就算不能全部开垦,他们的农牧产地面积,也是其他州县的数倍之巨。

    再加上他们的农牧生产积极性,远比其他州县高涨,他们的农牧产量最起码也应该是其他州县的十倍之巨。

    可他们上的税,比起其他的州县,却只能算得上‘中中间间’四个字。

    最为关键的是,大同县上面的大同府,却给出了核验通过的批语。

    也就是说,整个大同府的官吏,都和他林昊一起合起伙来,把他朱元璋蒙在鼓里整。

    朱元璋身为皇帝,看着这一幕,自然是本能的恼羞成怒!

    可与此同时,这也足以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果然,你以为掌握了‘郭老爷’那令人羞于启齿的‘素描’,他就不敢把这些事情告诉皇帝陛下。”

    “所以,你就放心大胆的偷税漏税。”

    “好,简直太好了。”

    “你不这么干,咱还没办法除掉你呢!”

    “这一次,咱要把和你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