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亲兵,提着刀就要冲上去砍人。
朱元璋忙阻止之后,就对徐达说道:“天德,咱看这人过乱军而无畏,是个有才之人。”
徐达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看向李善长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此刻的朱元璋,看了看自己和徐达这一身,身为将帅还以皮甲为主的甲胄,再看了看这残破不堪的城墙和城门,当即就盯紧了李善长远去的方向。
朱元璋回城之后,经过多方打听之后,终于知道了李善长在城里的名声。
一句‘从小喜爱读书,有智慧,有谋略,通晓法家学说,所预测之事,大多都会被他说中’,就是他在城里的名声。
朱元璋来到李善长教书的学堂之后,只看见学堂之内,除了他李善长一位先生,就再也没有一个学生了。
可李善长自己,还是独坐讲台,朗朗读书。
由于李善长沉寂其中,所以并未注意到‘朱大帅’,已经坐在了课桌之后。
“先生已无学子,为何还要读书啊?”
朱元璋用请教的语气,礼貌问道。
李善长见来人正是那所谓的‘大帅’,也只是严肃问道:“是大帅问老朽,还是学子问先生?”
朱元璋大方道:“您看咱坐在学子之座,自是学子问先生。”
李善长看着此刻的‘朱大帅’,总算是露出一抹,浅浅的欣慰之笑。
紧接着,李善长就轻叹一口气道:“元帝昏庸,元官贪腐,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的学生们,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
“如果我这个做老师的都不坚持读书了,我华夏的文脉,就真的要断绝了!”
李善长话音一落,朱元璋看李善长的眼神,就真的变成了学生看先生的眼神。
朱元璋当即行礼道:“在下,请先生教我读书学史!”
李善长傲视朱元璋的同时,也淡笑着问道:“大帅,为何想要读书学史啊?”
朱元璋想了想后道:“不读书,不学史,走不远啊!”
李善长冷笑道:“大帅不读书,不学史,不也成大帅了吗?”
话音一落,李善长收拾书卷,就要赶紧离去。
朱元璋见李善长想走,忙追上前阻拦。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手里的佩刀,当即就皱眉道:“你想干什么?”
朱元璋忙弃了佩刀,转而拱手一笑道:“在下都打听清楚了,先生乃是这定远城第一大才子,先生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先生,元璋会的夸赞之词,就这么多了。”
“反正,元璋就是想请先生,当元璋的军师,还请先生万勿推辞啊!”
李善长见朱元璋如此诚恳,虽然还没决定帮他,但也愿意给个好脸色看的同时,再多说两句话。
李善长客气道:“大帅啊,老朽既无刀兵之勇,也无缚鸡之力,实在是不敢从命。”
朱元璋依旧有礼道:“不瞒先生,元璋才起兵不久,就想着给天下百姓打出一个太平盛世来。”
“可是,元璋出身寒微,也就是在和尚庙里学得几个字,实在是见识浅陋,难成大事。”
“还请,先生相助!”
李善长当即眼前一亮道:“就凭你,也想给天下百姓打下一个太平盛世?”
“好,远的先不说,老朽可否请大帅先给定远百姓一个太平?”
朱元璋高兴道:“还请先生明示!”
李善长严肃道:“我听说,大帅拿下了定远官仓?”
朱元璋稍显得意道:“不错,整整六千石粮食,全是大米。”
“可见元廷的官,是有多么不管百姓的死活,竟然看着人饿死,也不给百姓吃饭。”
“咱决定,拿出一千石粮食分发百姓!”
李善长摇头道:“不过,请大帅拿出三千石粮食,老朽算了一下,每人可得粮四斤。”
“定远百姓已经断粮几个月了,请大帅让百姓们吃顿太平饭吧!”
朱元璋一听,直接就犯难了不说,还面露不舍之色。
“先生,这可是咱的军粮啊!”
“咱后面的招兵买马,可全靠它们了。”
“您是不知道,现在的一石粮食,可价值三十两白银啊!”
“不是交钞,而三十两现银!”
李善长见朱元璋语气减弱,还一脸的不舍,又再次冷笑一声道:“不舍了?”
“原来,大帅的太平盛世,不过区区四斤粮食而已!”
话音一落,李善长就大笑着离开了此地。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远去,当即就陷入了沉思。
也就在李善长前脚迈出学堂之时,朱元璋就恍然大悟了。
朱元璋一把拍在自己那套着红巾的脑门上,追悔莫及道:“先生这就是在教咱啊!”
“四斤粮食,可买一城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