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154章 太子点名,文武二相

第154章 太子点名,文武二相(2/3)



    譬如在长兴立下守城奇功的耿炳文,就被封为长兴侯,以纪念其功!

    可即便他们的封号为不同的地名,但他们的家宅产业,都被统一安置在了淮西老家。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让他们衣锦还乡,向家乡父老证明,只要给他出来混的人,就绝对亏不了。

    再一个就是彰显他对老家的重视,以促进中都的发展建设,从而让家乡父老沾上他朱元璋的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让朱亮祖这种并非同乡的人,也把家业安置在临淮之地!

    其实,胡惟庸并不清楚他们在家乡的所作所为,但也或多或少能猜到一些。

    但是,他却选择了当瞎子和聋子。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也不敢贸然得罪这些‘淮西勋贵’。

    除此之外,适当的为他们兜个底,还能让这些淮西勋贵,成为他胡相的‘门人’!

    “应该是陛下此次出巡,查到了一些东西。”

    “我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想到这里,胡惟庸直接就闭上眼睛,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也就在胡惟庸闭上眼睛之时,朱标又目光如炬道:“怎么还不去呢?”

    “孤说的话,不管用了是吗?”

    “这......”

    也就在这些被点名的军中侯爵,还在犹豫之时,还没有从自己的专门通道离开的朱元璋,就强势无比的的开了口。

    “太子殿下让你们过去,都没听到吗?”

    “你们都给朕记住了,朕不在的时候,太子殿下的旨令,自然等同于朕的圣旨!”

    “可就算是朕在这里,太子殿下的旨令,也等同于朕的圣旨!”

    话音一落,朱元璋只是大袖一甩,就果断转身,快速离开了这里。

    朱元璋的这一席话,无异于在满朝文武的面前,承认了朱标‘皇帝’的地位!

    “臣遵旨!”

    “臣这就过去!”

    被点名的十二名侯爵,赶紧恭敬一拜,就一路往东宫文华殿前大广场而去。

    朱标在这些转身的背影之中,看到了蓝玉的背影。

    他虽然于心不忍,但也目光如炬。

    等朱标从皇帝的专门通道离开之后,其他的文官官员,这才依次退出奉天大殿。

    奉天殿外,那长长的御阶之上,正在拾级而下的官员们,也逐渐开始三五成群的议论此事。

    身为文官之首的胡惟庸,更是直接被人给围了起来。

    “胡相,你不觉得事情都来得太过蹊跷吗?”

    “胡相,陛下昨天刚一回朝,就把提拔林昊的两位官员又赏又罚的,今天就和太子殿下唱这么一出?”

    “胡相,这两件事情,会不会有所关联啊?”

    “胡相,这些勋贵该不是犯了什么事吧?”

    “......”

    胡惟庸看着一众追问的文武官员,也只是语重心长的说教道:“身为人臣,要学会不好奇不该好奇的事情。”

    “陛下是千古一帝,太子殿下也是有史以来,第一贤明储君。”

    “他们二位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既然没有大家的事情,大家就应该各自回自己的衙门坐衙理事去,而不是在这里围着本相追问此事。”

    “再者说了,本相也不知道其中缘由。”

    胡惟庸话音一落,就径直往他的中书省而去。

    与此同时,同样身为中书右相,素有武宰相之称的魏国公徐达,也被没有被点名的其他勋贵给包围了。

    徐达也是看着他们道:“我虽然和陛下在私下里称兄道弟,但也只是私下里而已。”

    “在这大殿内外,我和你们一样,都是陛下的臣工。”

    “身为人臣,自当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

    “你们要是闲着没事,就跟我去玄武湖大营练兵吧!”

    “你们要知道,洪武五年和王保保一战,你我皆是败军之将。”

    “知耻而后勇,想办法把丢出国门的脸面找回来,才是你我这些武将该关心的事情!”

    “散了,都散了!”

    话音一落,徐达也径直向他的五军都督府而去。

    片刻之后,胡惟庸和徐达就在道路的转角处,再次相遇。

    胡惟庸虽然和徐达一样同为右相,但在这个文官天生就要矮武将一截的时代,胡惟庸还是率先行礼。

    徐达的地位虽然要远高于胡惟庸,但他也不是那种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足够高,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的人。

    恰恰相反,他反而非常的谦逊有礼。

    徐达见胡惟庸已然率先行礼,也大方的笑着回礼。

    他们并没有聊今日的朝堂之事,只是打个招呼之后,就各自往自己的所属的衙门而去。

    可即便是教导他人不要多问的二位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