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这里才有了‘帝王之乡’和‘中都皇城’的称号!
朱元璋一直觉得他的这项决策不错,就凭他营建‘中都皇城’这一个耗时日久,耗资巨大的项目,就足以让所有的家乡父老受益。
为工为匠者,可以赚钱!
砖瓦材料供应者,可以赚钱!
不仅如此,就凭他的这一举措,也必定能吸引诸多商旅前往!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商人,也致力于打压商人,但他也承认商人在物资流通和城池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不仅朱元璋如此认为,就连他们这些皇家亲卫,也觉得他朱元璋一直在想办法,让他的家乡父老可以沾上他的光。
当然了,他们也都认为朱元璋对临淮县颁布的一系列举措,都能有效的让他的家乡父老沾上他朱元璋的光。
可就他们目前看到的来说,还真就不一定是这么回事。
这名口才稍好的亲军护卫,随便拦下一名衣有补丁的老者,就先是深施一礼。
“老人家,你们怎么都闷闷不乐的?”
“当朝陛下心系家乡父老,又是给你们铸造皇城,又是给你们修路修桥,又是给你们分土分田的。”
“你们一个个的还闷闷不乐,似有不满,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你......”
不等这名老者把火发出来,三名趾高气扬的巡街衙役,就贼眉鼠眼的走了过来。
老者看了看这三名衙役之后,就对这名年轻护卫道:“小伙子,你跟我来。”
二人只是对视一眼,就跟了上去。
他们走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再说过一句话,因为这一路上都能看到这种三两结队的,贼眉鼠眼的衙役。
好一阵子之后,这名老者才把他们带到了城外的一处,视野开阔的田土里。
“你们是陛下派来的钦差吗?”
老者突然的开口一问,直接就让二人当即一惊。
很明显,这名老者一直在期待着钦差的到来。
这名年轻的护卫,严肃的点头道:“不错,我们就是皇帝陛下派来的钦差。”
“老人家可是有冤要伸?”
老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两位江湖游侠打扮的年轻人。
老者继续问道:“可有你们是钦差的凭证?”
年轻护卫淡笑道:“老人家,你得识字,才能看懂我出示的凭证啊!”
老者听过这话之后,眼里才有了那么点期待之色。
紧接着,老者目光坚定道:“我是陛下任命的‘乡里老人’,我能不识字吗?”
二人在听到‘乡里老人’四个字之后,当即就眼前一亮。
‘乡里老人’是朱元璋对大明所有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封号,由各乡各村推选而出。
各乡各村推选出来之后,再把名单逐级上报。
朱元璋拿到名单之后,就会派专人去核实情况,只要情况属实,就会颁发‘乡里老人’的凭证!
而这‘乡里老人’除了可以算是被朱元璋认可,并赋予一定的权力,管理乡里事务的老人之外,还有监督地方乡绅官吏的权力。
如果说到处暗查的暗查钦差,是监督地方乡绅官吏的暗眼,这些‘乡里老人’就是监督本地乡绅官吏的明眼。
只要罪证确凿,他们完全可以进京告状。
只要是可以拿出身份凭证的乡里老人来告状,各级衙门不可拒绝,就连皇宫守卫也不可以阻拦。
凡有拒绝与阻拦者,皆斩!
二人想到和‘乡里老人’四个字有关的一切之后,也是直接就重视了起来。
这名年轻的亲军护卫,当即严肃道:“老人家,你可有‘乡里老人’的凭证?”
“你要知道,冒充‘乡里老人’,罪同冒充朝廷命官!”
老者不卑不亢的说道:“只要你们能拿出,你们是陛下派来的钦差的凭证,我就给你们看我是‘乡里老人’的凭证。”
老者话音一落,这名年轻的亲军护卫,就大方的掏出腰牌,并递给了老者。
老者仔细查验之后,当即就看向应天府的方向一拜。
紧接着,他又眼含热泪道:“陛下,您终于派人来查了。”
“您要是再不来人,您的名声可就要被淮西勋贵们给败坏完了呀!”
老者发泄式的谢恩之后,就立即收拾心情,恢复平静。
可也就是他这短暂的‘发泄式谢恩’,直接就让这两名亲军护卫,想起了林昊唱给朱元璋听的‘说凤阳,道凤阳’之歌。
这名年轻的亲军护卫,并没有把这歌唱给老者听,只是严肃而有礼的问道:“老人家,我已经给你看了我是钦差的凭证,你也该给我看,你是‘乡里老人’的凭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