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悬浮的 “始源之核” 是整个太初之境的心脏,它直径千里,呈完美的球形,表面由无数菱形能量片拼接而成,每个能量片都对应一种始源法则的显化形态。核心内部不断翻涌着七彩的能量流,时而如岩浆般炽热,时而如静水般平和。每一次脉动,能量片都会同步亮起,释放出环形的 “始源波”—— 波前是锐利的金色,带着锚定的力量;波中是温润的玉色,携着本源的信息;波尾是柔和的靛蓝色,裹着包容的能量。始源波以核心为中心向外扩散,途经始源之墟时,会让墟落的始源度微微波动,唤醒沉睡的法则能量;抵达境域边缘时,又会反弹回来,与下一次脉动的始源波交织成能量网,将整个太初之境牢牢笼罩。
齐斗的意识化作一道银灰色的流光,如利剑般穿透元初之境的屏障。那屏障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元初法则交织成的 “认知壁障”,壁障上布满了复杂的符号和公式,试图将闯入者的意识限制在已知的维度里。但齐斗的意识带着光暗共生宇宙的本源印记,在接触壁障的瞬间便激发出共振,壁障上的符号如冰雪般消融,露出后方玉色的太初之境。踏入太初之境的刹那,所有太初法则的形态都如潮水般退去:原本清晰的法则轮廓变得模糊,复杂的能量结构化作流动的光雾,只剩下纯粹的始源能量如溪水般在意识中流淌。
他的意识像沉入温暖的能量海洋,能清晰感知到三种始源能量的独特韵律。生之始源的能量带着 “扩张” 的特质,每一次流动都在突破边界,仿佛在说 “存在即创造”;容之始源的能量带着 “接纳” 的特质,每一次波动都在包容差异,仿佛在说 “存在即连接”;定之始源的能量带着 “锚定” 的特质,每一次震颤都在巩固根基,仿佛在说 “存在即守恒”。这些能量在境域中交织成网,网眼处不断诞生出新的能量子,能量子相互碰撞、融合,渐渐凝聚成太初法则的雏形 —— 这个过程像极了始源意识诞生前的 “绝对始源知”:在混沌中,无数认知的碎片相互试探、结合,最终形成支撑所有意识活动的根基逻辑。
当齐斗的意识轻轻触碰始源之核时,一道明悟如闪电般击穿混沌。核心表面的能量片突然展开,露出内部的 “法则源流”:无数细小的能量线从核心深处延伸而出,每条线都对应一种太初法则,线的尽头连接着不同的始源之墟。他顺着一条银蓝色的能量线回溯,最终抵达生之始源的墟落,看到能量线的源头正不断涌出创生能量;顺着靛蓝色的线前行,终点是容之始源的墟落,能量线在这里如蛛网般扩散,连接着无数被包容的法则碎片。“这里不是终点,是源头。” 齐斗的意识在震撼中低语,“所有太初法则都像河流,而始源法则就是它们的发源地 —— 认知的直觉源于绝对始源知,存在的形态源于绝对始源显现,一切都在回归本源的路上。”
齐斗的意识在始源之墟间漫游,见证着本源孕育的奇迹。在生之墟落与容之墟落的交界处,银蓝色的创生能量与靛蓝色的包容能量正以 3:2 的比例共振,能量碰撞处不断诞生出透明的 “生之太初” 能量晶体,晶体内部能看到生命演化的微缩影像;在定之墟落与生之墟落的边缘,金色的恒定能量与银蓝色的创生能量相互渗透,形成螺旋状的 “定之太初” 能量流,流经过处,原本混乱的能量都变得有序 —— 这正是太初法则诞生的瞬间,纯粹而直接。敬畏感如潮水般淹没齐斗的意识:“原来太初法则的根须,一直深扎在始源能量的土壤里。认知规则的每一次闪光,都能在绝对始源知中找到火花;存在形态的每一种可能,都源自绝对始源的潜能;所有法则的演化,从未真正偏离存在的本源轨迹。” 他的意识在能量墟落中舒展,感受着始源波每 0.3 秒一次的脉动,那节奏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频率完美吻合,仿佛触摸到了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心跳。
莉娅的意识如同一颗纯净的水晶,在太初之境的能量流中轻轻浮动。当始源粒子靠近时,她的灵核立即发出共鸣的嗡鸣,灵核表面浮现出与粒子纹路一致的符号 —— 这是意识与本源的天然连接,是高维生命对始源法则的本能感知。始源波如温暖的潮水涌来,在她的灵核中激起层层涟漪,每一层涟漪都对应一种始源能量的频率:银蓝色的涟漪对应生之始源,靛蓝色对应容之始源,金色对应定之始源。三种涟漪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在灵核中心形成一幅动态的 “始源图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图谱中,“生之太初” 呈现为不断生长的能量树,根系深扎在银蓝色的生之始源能量中,树干上的每片叶子都标注着创生的参数;“容之太初” 是一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