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40章 浓浓乡情

第40章 浓浓乡情(1/2)

    高台县城,围绕着一个十字就是县城全貌,十字就是县城的中心,政府机关,公共交通站,简单的商业百货都集中在这儿。

    大巴车行驶到县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冲破晨曦,阳光洒向大地,街道上的雪已经清扫,堆积在道路两旁。街道上三三两两的人,国营饭店已经开始营业,1毛5分钱2两粮票一碗的臊子面,永航吃了2碗,王虎吃了3碗。

    王虎直呼:“味道好极了,”

    还想再吃一碗,也不看看那碗有多大。

    在国营饭店等到邮电局上班时间,出的饭店们,跺跺脚,提着包,迎着寒风凛冽,吃过了饭,时尚暖和了不少,到邮局拨打电话,电话半天拨不通,只好给妈妈发了份电报:

    “平安到达”

    四个字8毛钱。

    永航穿着毛衣,毛线裤,戴着毛线帽。王虎都佩服永航,这小子咋不冷,看我一身的棉,帽子都是狗皮的军帽。这脸都被这贼冷的风吹的生疼,戴着棉手套,手指头都疼。看来回去找个毛笔也要练练画圈大法了。

    走到县城向南大路方向看到穿着翻面羊皮大衣的饲养场老倌张铁汉,张老头正驾着马车从县水利局出来,大马拉小车,车是空的,张老倌是个文化人,文化水平应该比奶奶差。

    “张爷爷好。”

    老倌儿看了半天,才认出永航来:

    “你是航娃子,航娃子,你咋就找不到了,我们可是找了好久呢,快,快上车,带你到我家去。”

    说着把永航的提包放到了车上。看看旁边威武,壮实提包的王虎有点不自然,这是谁,不认识。

    “虎哥,把东西放到车上,我们坐车。”

    永航不管,招呼王虎上车。

    马嘴上一层的霜,喷着白气,马跑不快,马蹄铁踩在有点结冰的路面上打滑,速度还不如王虎和永航跑步的速度,坐在车上还冷。

    老倌人不错,永航和铁蛋在生产队可没少祸害饲养场的鸡啊羊啊的,看在永航没爹没娘的份上,老倌儿总是会弄点羊奶,牛奶的给永航喝。

    半个多小时,永航回到了故居,村上已经把奶奶的家分给了铁蛋爸爸,这一点老倌已经告诉了永航,门开着,老倌拴马在门前的榆树上,三人就进了家门。

    还是那6间泥坯房,提着水桶的铁蛋长高了许多,还是比永航矮,看起来比永航壮,肥大的棉衣棉裤脏兮兮的,几乎大西北农村孩子都这样。

    铁蛋都忘了放下水桶,瞪着眼睛看着,好像有点不确定,嘴巴动了动:

    “哥”

    “咚”的一声放下水桶,水桶内的泔水都溅了出来。

    “哥,我以为我把你丢了。”

    铁蛋哭了,鼻涕泡都冒了。

    永航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丢下包,抱住铁蛋。铁蛋用黑黑的袖子抹了一把眼泪,嘿嘿的笑了。

    铁蛋的手是黑色的,手冻得肿胀,满是冻裂的一个个狰狞的血口子,好像都没有痛的的感觉,也许冻着冻着就习惯了。

    永航握着铁蛋的手问:

    “疼不疼。”

    “没事,抹上棒棒油就好了。”

    郇妈妈听到响声站在正房门口,刘奶奶更老了,手扶着门沿,另一只手分开厚厚的棉布门帘,颤颤巍巍的看着来人。屋内传来喊声:

    “怎么了,老婆子,谁来了”

    是张爷爷的声音,声音中夹杂着咳嗽。

    “你是航子?”

    “真的是航子”

    没有多余的话,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让人温暖。大家进屋,张爷爷躺在炕上,正要努力的爬起,被郇妈妈和永航给按了回去。

    “是航娃子回来了,你刚刚吃完药,就不要折腾了。”

    郇妈妈说着,顺手就帮张爷爷掖好了被子。永航乘势帮张爷爷切了一下脉,肺虚内热,外邪入体,也就是肺部感染了,可惜永航还是个二吊子,还无法开出针对性的治疗处方,要是二师父在,也就几副药或针灸几下的事。

    永航向大家介绍了王虎,王虎坐在炕沿,他就是那样的人,不关他的事,他一句话都不多说,如果不是喜欢和他对打,和王虎在一起还真是无趣的很。

    永航告诉大家他到了北京,警察叔叔帮他找到了爸爸,也就是爷爷哥哥的儿子,他现在有了爸爸,也有了妈妈,警察叔叔还帮他找到二舅爷爷,和四舅奶奶。

    刘奶奶听着永航的叙说,不停的说着感谢老天的话,这孩子该有多大的福报才能有这样的福气。

    门口站着小丫,眼泪汪汪的,扎着两个小辫,红扑扑的脸蛋能看到细细的血管,那是冷冷的风吹的,冻得,一样肥大的棉衣,棉裤,看不出一点小姑娘应该有的样子,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像铁蛋小丫这么大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半个劳力了。

    喂鸡,喂猪,拾柴,烧火,放羊,都是他们需要干的活,看看小丫,铁蛋那肿胀皲裂的手就知道,他们的童年除了欢乐,还有更多的艰辛。

    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