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 > 第344章 智者之言

第344章 智者之言(1/2)

    病房内的空气像是被抽干了。

    纽维那句轻描淡写的话,却拥有着千钧之力,砸在林逸风和赵思宁的心头。

    设计赛车。

    这四个字从这位活着的传奇口中说出,其分量,不亚于任何一座世界冠军的奖杯。

    林逸风交叠的双手无意识地收紧,指关节抵着指关节。他没有立刻回答,大脑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赛车手与设计师,驾驶者与创造者,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却又在赛道的终点线前,指向同一个方向——极致的速度。

    他的脑海深处,那个早已融入他本能的幻影——舒马赫的教诲,如遥远的回响般浮现:“赛车,从来不只是踩下油门那么简单,它是工程与艺术的终极结合体。你要去感受它,理解它,然后,驾驭它。”

    过去,他以为驾驭就是终点。

    现在,纽维为他推开了另一扇门。

    纽维靠在床头,似乎并不急着要一个答案。他看着林逸风沉思的模样,眼神中反而透出一丝欣慰。

    “规则,是创造力的牢笼,也是灵感的温床。”纽维的手在空中轻轻一挥,仿佛在勾勒一辆看不见的赛车轮廓,“所有人都在规则的框架里跳舞,但总有人能跳出不一样的舞步。明年,地面效应回归,这是对所有人的一次洗牌。”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将病房变成了红牛的Paddock。

    “他们以为,地面效应的核心是文丘里通道,是底板。没错,但也不全对。”纽维的手指在空中虚点,“真正的核心,是‘生命’。如何让气流、机械抓地力、动力单元、悬挂系统……所有的一切,像一个活物一样协同工作。它要在高速弯像壁虎一样牢牢抓住地面,又要在低速弯像猫一样灵巧。它要有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而车手,就是它的灵魂。”

    他说话时,整个人都在发光,那是一种对事业近乎痴迷的狂热。

    赵思宁站在一旁,屏住了呼吸。她听到的不是技术讲解,而是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宣言。

    林逸风的心率始终维持在一条平稳的直线上,但他的大脑,那座赛道记忆宫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进行着数据匹配。

    纽维的每一个概念,每一句描述,都在宫殿中瞬间转化为他驾驶赛车时最细微的体感。

    “……悬挂必须预判下压力的变化,而不是被动承受……”

    脑海中,斯帕的艾尔罗格弯,赛车被压缩到极限时,底盘传来的那种坚实而又充满韧性的支撑感浮现出来。

    “……差速锁的介入时机,要与能量回收的负扭矩完美抵消,车手甚至不应该感觉到它的存在……”

    摩纳哥的游泳池弯,出弯时给油,车尾那丝滑而又听话的摆动,没有丝毫多余的挣扎。

    这些曾经只可意会的驾驶感受,在纽维的语言中,被赋予了清晰的工程学定义。

    忽然,一个久远的画面涌入林逸风的脑海。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深夜,他起夜喝水,看到父亲林建业书房的灯还亮着。门缝里,父亲的身影被台灯拉得很长,他正对着一张画满了复杂线条的图纸,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手里还拿着一个金属零件,不停地比划着。

    那个画面,与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传奇,在这一刻,跨越时空,重叠在了一起。

    一种源自血脉的共鸣,让林逸风的心脏轻轻一颤。他忽然明白了父亲那些年沉默背后的执着与热爱。

    “你的恢复……医生怎么说?”赵思宁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这场技术风暴,将话题拉回到现实。她的语气专业而关切,听不出多余的情绪。

    纽维滔滔不绝的气势被打断,他轻咳了一声,身体不自觉地往床头靠了靠,那个细微的动作让他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

    “老骨头了,恢复得慢一点。”他的回答轻描淡写,“医生建议我多晒晒太阳,少看那些复杂的流体模型。”

    话虽如此,但林逸风和赵思宁都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停顿,以及他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疲惫。

    这位F1围场内最强大的技术大脑,他的伤势,远比媒体上报道的“自行车摔伤”要复杂得多。

    赵思宁的眼神与林逸风在空中短暂交汇。

    一个眼神,两人已经心照不宣。

    纽维的缺席,对于即将迎来技术大改的F1围场意味着什么?

    红牛车队,这支在过去十几年里,依靠纽维的天才设计数次登顶的超级强队,他们的2022年赛车,那台决定未来数年格局的全新战车,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失去这位灵魂人物的影响?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似乎正随着纽维的伤情,在维也纳的阳光下,悄然拉开序幕。

    林逸风缓缓呼出一口气,病房内消毒水的气味钻入鼻腔,让他纷乱的思绪重新变得清晰。

    他看着纽维,看着这位传奇设计师眼中的期盼与疲惫。

    然后,他做出了回答。

    “纽维先生,”林逸风的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