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76章 大明的回礼

第76章 大明的回礼(1/3)

    稍微给点颜色,他们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这不正是说明他们心里有鬼吗?

    回味着今天的种种,朱元璋愈发高兴。

    嗯,胡惟庸这办法确实不错。

    既展示了大明的实力,又不留话柄,一切尽在不言中,实在高明!

    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说不定还得再用一次!

    此刻的朱元璋,早已没有了殿上的威严,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他捧着碗,斜着眼瞄着下方,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着饭菜,心里却在盘算着。

    这些使臣中,谁会是第一个识趣站出来的呢?

    不多时,高丽使臣李默修率先坐不住了。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高丽使臣李默修代我主向您致意!”

    “嗯,李使臣,有何事?”

    朱元璋虽然心知肚明对方要说什么,但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

    接着,李默修作为高丽使臣,开始了一连串极尽谄媚的恭维。

    最令人无语的是,他竟然又掏出了一封国书。

    他并未交给前来接手的太监宋利,而是自己直接展开念了起来。

    内容极其简单:高丽愿意永久臣服大明,唯大明马首是瞻!

    念完后,他还特意转过身,让一众使臣和大明朝臣亲眼过目。

    这封墨迹未干的国书,上面加盖的虽然不是高丽王印,但高丽使臣印、李默修私印,再加上他的亲笔起草和签名……

    这些已经足够表明诚意了。

    说白了,高丽使臣是彻底被吓怕了,今天所见的一切几乎要把他吓死。

    当他看到城下那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的军队,高丽拿什么对抗?

    高丽作为大明的邻国,与大明打交道的机会非常多。

    而李默修作为高丽大族子弟,清楚大明在北境的军队若有心,可以直接突进高丽。

    也就是说,大明一直有能力和实力跟高丽打一场灭国之战,只不过大明皇帝没有发话而已。

    如今大明皇帝的种种表现,却在明确告诉他:别跳!跳就死!

    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赶紧拍拍马屁,难道真要等死吗?

    一旁的其他使臣见高丽使臣如此迅速地表态,不仅没有露出半点鄙夷,反而纷纷出声咒骂。

    尤其是东瀛使臣反应最为激烈。

    因为谁都知道,在一众使臣中,最跳、被大明针对最厉害的就是东瀛和高丽两国。

    如今高丽先服软、臣服了,岂不是意味着东瀛将独自承担大明的压力?

    东瀛使臣小五郎低声咒骂后,毫不迟疑地紧随高丽使臣的步伐,起身表达忠诚。

    其余国家的使臣纷纷效仿,此时的态度与先前大不相同。

    之前他们虽表面臣服,但心中仍存异念。

    如今却完全不同,他们心服口服,不敢有任何小动作。

    朱元璋放声大笑。

    这才是真正的上国风范,四海之内,蛮夷俯首。

    这些国家就像那些大臣一样,不时需要敲打。

    不过,朱元璋此时也在思考一件事。

    是否该修改那不征之国的祖训?

    眼下看来,这些番邦倒是安分了。

    可他们能安分多久呢?

    将来子孙们若不能动武,岂不麻烦?

    (本章完)

    ------------

    宴席再盛,终有结束之时。

    尽管朱元璋看得心满意足,文臣武将们兴致勃勃,宴会终究还是要散场。

    今日心绪如过山车般起伏的使臣们,终于离场。

    不过,他们此刻还不能休息。

    他们必须赶紧写一份详尽而郑重的奏报,快马加鞭送回祖国。

    今日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决定,都是头等大事,必须上报!

    最重要的是,他们得劝诫国主,万万不可与大明为敌!

    你们虽在国内,但我们还在明国。

    大明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但这规矩也得看心情啊。

    若你们在背后跳得太欢,岂不是我们这些使臣首当其冲?

    所以啊,你们务必老老实实!

    皇宫。

    使臣们和大多数朝臣离去后,胡大老爷慵懒地扭了扭腰,顺便环视宫殿。

    哟!

    有意思啊!

    眼下坐在这的,正是大明真正的统治核心。

    朱元璋、李善长、杨宪、刘伯温、六部尚书……

    可以说,只要这些人共同做出一个决定,大明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因为这些人,正是当下大明皇帝朱元璋真正行使权力的延伸。

    朱元璋本就性格强势,此刻在座的又都是他的亲信,他自然无需掩饰。

    他毫不避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