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6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了

第56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了(2/3)

成一团时,朱元璋略带为难地说道:

    “呃,惟庸啊,要不,这事儿你再考虑考虑?”

    “标儿虽然胖了点,但人品、学识什么的,绝对没得说。”

    “你以前也当过他的老师,你应该知道的!”

    显然,朱元璋误会了。

    在他看来,胡惟庸这是在嫌弃他那胖儿子啊!

    要是别人有这种想法,朱元璋当场就得把那人全家送上刑场。

    可偏偏这人是胡惟庸。

    他的老兄弟、老臣子,还是刚刚立下进献仙粮大功的胡惟庸!

    胡惟庸一听朱元璋这话,心里顿时一紧。

    完了完了!

    如果朱元璋误以为我轻视他的儿子,这罪名可就非同小可了。

    胡惟庸的头脑飞速运转,急忙开口回应。

    “陛下何出此言?”

    “臣怎敢对太子殿下有不敬之心?”

    “殿下在为人处世和监国理政方面的表现,臣已观察多时。”

    “故而,臣心中自有分寸。”

    “方才臣婉拒侄女入皇室,实在是觉得她配不上太子殿下。”

    “太子妃之位关乎大明国运,岂能儿戏?”

    “臣那侄女,的确难以胜任,恳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见胡惟庸坚持如此,心中已然明了。

    看来,胡惟庸是真心不愿将侄女嫁入皇家。

    不论内情如何,总之这件事暂时是无法推行了。

    毕竟,东宫择妃并非强抢民女,总需双方情愿才行。

    正如胡惟庸所言,这已非两家或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私事,而是牵涉大明江山社稷!

    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感头痛不已。

    唉,自己也是一时糊涂。

    怎就认定了胡惟庸那倔强之人的女儿呢?

    这下可好,事后如何向皇后和标儿交代,还真成了麻烦事!

    (本章完)

    ------------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若谈论的是国事,无论朱元璋和胡惟庸君臣二人如何不情愿,都不得不继续。

    但如今涉及的是私事,且已陷入僵局,无法继续。

    这场谈话自然也就结束了。

    看着胡惟庸恭敬告退的身影,朱元璋久久沉默。

    良久,他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问道:“胡惟庸可曾为他那侄女物色过人家?”

    宋利虽知朱元璋并未看向自己,仍恭敬地躬身答道。

    “回皇爷,据奴婢手下探查,……”

    近期,胡家那位除了陪同胡大人前往寺庙上香以及出席皇后举办的宴会外,未曾有其他外出活动。

    至于胡大人本人,同样鲜少露面,未见其与他人讨论子女联姻之事。

    宋利将这些信息汇报给朱元璋后,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沉思。

    有了这些信息,他心中稍感宽慰。

    原本他还担忧胡惟庸已为胡馨月物色好了人家,因而看不上自己儿子。

    若果真如此,不论旧日情谊还是功勋,朱元璋都将铭记胡惟庸的过失。

    然而现在看来,胡惟庸之前的言辞似乎更为可信。

    正当华盖殿内寂静无声之时,通报传来:“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哦?皇后?快请!”

    “遵命!”

    马皇后步入华盖殿,环顾四周后,惊讶地问道:“重八,惟庸何在?”

    朱元璋脸色一沉:“他已经离开了!”

    马皇后一愣:“走了?婚事谈妥了?”

    朱元璋的面庞更加阴沉,不悦地哼了一声:“他觉得自家侄女配不上咱们家,我刚提起,他就回绝了!”

    “啊!?”

    马皇后显然未曾料到这样的局面,她先前甚至未曾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那么,重八,惟庸是否是在谦虚?”

    朱元璋不耐烦地摇了摇头:“不是,我又问了他一次,他仍然拒绝。”

    “至少目前看来,他真的不希望他侄女嫁入我们家!”

    说到这里,夫妻二人陷入了沉默。

    原本一件势在必得的事情,在他们意想不到的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如何应对,他们需要深思熟虑。

    朱元璋夫妇的烦恼与感慨,与胡惟庸并无关系。

    此时,他已回到自家府邸。

    坐在书房中,胡惟庸手捧一杯热茶,开始回顾今日的言行举止。

    然而,越想越觉得头疼。

    哎呀,今天确实有些冲动了。

    毕竟,如果胡馨月嫁给朱标,未来自己无疑会更加安稳无忧。

    然而,自己却因为不愿让小姑娘将来守寡,竟然真的拒绝了朱元璋的提议。

    这一举动,实在与平日的自己大相径庭。

    以往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