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2章 胡惟庸是个“女儿奴”

第52章 胡惟庸是个“女儿奴”(2/3)

其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令在场众人愕然。

    这……是胡仁彬?

    在场的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大明最顶尖的一群“二代”!

    他们平日里交往的,都是同一阶层的人。

    所以,胡仁彬是个什么德行,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在他们眼里,胡仁彬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纨绔罢了!

    读书?做实事?光耀门楣?

    这些事跟胡仁彬这种纨绔子弟有什么关系?

    还指望一县之地的百姓记得他的好?

    一个废物子弟,能分得清五谷杂粮,看得懂钱粮账本?

    这种人,不欺压百姓就不错了,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种不要脸的话?

    可偏偏眼前的胡仁彬一脸坦荡,似乎真在向众人证明,他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他平日里在府里也是这么做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似乎……自从胡仁彬在街上醉酒驾车撞伤人后,就再也没离开过胡府。

    难不成这小子,真就关在府里老老实实读书了?

    这是要上演“浪子回头”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戏码?

    怎么这事儿就这么玄乎呢?

    众人的反应,马皇后并未在意,她正一脸笑意地看着胡仁彬。

    ‘嗯嗯嗯,不愧是惟庸家的孩子!’

    ‘瞧瞧,这当过的就是不一样!’

    ‘这家风,比那些满脑子想着名声,非要走清贵路线的臣子家,强了何止十筹?’

    ‘哼,真当本宫没见识过民间疾苦?’

    ‘若大明朝堂上满是那些五谷不分、俗务不通、民政民生都不知晓的清贵,那大明岂不是要亡?’

    ‘这天下终究还是得靠这些做实事、为政一方之人,才能安稳下来。

    ’

    ‘还得是惟庸啊,这子女教育得真好啊!’

    若是胡惟庸在这里,听到马皇后这番夸赞,估计脑瓜子都得嗡嗡作响。

    他其实没想那么多!

    他一个打工人,哪怕当过丞相,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人而已。

    他哪来那么多奉献精神?

    又不是他家天下,花那么多心思干嘛?

    他纯粹就是想让胡仁彬老实、低调一点而已。

    当大官?打!

    当丞相?打!

    当翰林?打!

    ……

    胡惟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你要是想考科举,那没问题,可要是想去朝堂上搅和,那我直接干掉你算了。

    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谁知道哪天一不小心就把朱元璋得罪了?

    就算没得罪皇帝,得罪了同僚也不行。

    随便设个陷阱,就胡仁彬那脑子能看出来?

    到时候不还得连累胡惟庸也跟着卷进去?

    要是反应慢一点,或者陷阱再深一点,全家老小是不是就得去刑场走一遭?

    所以,胡惟庸这两个月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终于想出了个办法。

    光打是不行的,不教而诛那就是纯粹发泄,没什么意思!

    而且,光打的话,时间一长胡仁彬越来越抗揍,也会变得油滑。

    于是,胡惟庸干脆换了个说法。

    这种年纪的年轻人,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嘛。

    呗!

    金榜题名后进翰林院、礼部,再到六部转转,等着爬上做一任部堂,再看机会当丞相?

    呸,这种事老子早就干过了,不仅走得比你快,还比你稳。

    再说了,那么多人,凭什么你能当丞相?

    所以啊,你这小子与其在朝堂上跟那些八百个心眼的人斗,还不如考个功名后去外地。

    踏踏实实当个父母官,给百姓做点实事。

    百姓不傻!

    谁真对他们好,谁真在干实事,其实他们都心里有本账!

    到时候,就算你升迁比别人慢点,就凭你那官声,这辈子也没白活。

    而且,要是外放了,你就是一地的父母官,在那里你就是老大,有什么本事都可以放手去干,这不正合你意?

    这么一番教育下来,胡仁彬终于想通了。

    于是,应天府少了个纨绔胡大少,大明却多了个为民做主的胡大青天。

    胡惟庸的本意其实就是让这小子滚远点,踏踏实实办事,这样不容易牵扯到自己。

    但如果真能在当地造福一方,那还真挺替他高兴的。

    也正因为胡惟庸平时就是这么教的,胡仁彬自己也这么学的,所以今天马皇后问起来,他就这么答了。

    没想到,这一答,他和堂妹胡馨月一起,成了今天宴会上最耀眼的存在。

    一个时辰过后,宴会终于结束。

    无论是马皇后还是其他公子,再回想今日的宴会上,发现最引人注目的都是胡府的子弟,顿时心中五味杂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