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8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

第18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3/3)

高高在上、俯视大明官员和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里,但胡惟庸并不在意。

    有些事,本来就想让朱元璋知道。

    谁还没点演技呢?

    他胡大老爷,好歹也是看过不少戏的人。

    而在应天府的皇宫里,朱元璋正饶有兴趣地听着李善长的汇报。

    作为当朝丞相,李善长不仅要辅佐皇帝,还要管理群臣,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他需要实际参与到各种事务中。

    可以说,只要李善长看到的活,他都有权插手,对方还得特别听从他的意见。

    因为那时候的李善长,代表的是皇权。

    但此时,他的角色不同了。

    现在的他,是代表群臣向朱元璋汇报最近的政务。

    虽然还有专门的奏折和各部分的奏报,但作为丞相,每隔一段时间汇总工作是他的职责。

    不过,李善长的汇报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滔滔不绝。

    朱元璋时不时会根据他汇报中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直接发问。

    朱元璋问的问题,都是直指核心或要害的地方。

    要不是李善长确实有些能耐,面对朱元璋这样锐利的皇帝,恐怕早就乱了阵脚。

    这一汇报,足足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君臣二人丝毫不敢松懈,逐一梳理着大明上下的大小事务。

    等到厚厚的奏报终于讨论完毕,两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看着眼前略显疲惫的李善长,朱元璋竟一时觉得有个丞相似乎也不错。

    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朱元璋迅速掐灭了。

    丞相能做的事,难道分给六部尚书就做不了吗?

    权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中,与分散到六部尚书手中,差别可太大了。

    所以,丞相这个位置,无论如何都得废除。

    想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不经意地问道:

    “善长,之前胡惟庸家那小子出事儿,你可曾听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