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5章 胡府大公子胡仁彬

第15章 胡府大公子胡仁彬(2/3)

场,未曾真正脱离那个漩涡。

    而且,这种事哪有那么简单?

    朱元璋随手丢给他一个科举主考官的职位,他虽心中抗拒,却只能老老实实接受。

    说白了,只要还在局中,他就只能“躲”,而不能“藏”!

    因为他没有任何底牌去拒绝朱元璋的要求。

    一旦拒绝,之前所有的隐忍与低调都可能化为泡影。

    朱元璋的狠辣,让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置自己于死地。

    这就是没有底牌、没有倚仗的致命缺陷。

    其实,不仅是他,刘伯温不也心生畏惧?

    正是因为对朱元璋的忌惮,刘伯温才一心想要归隐。

    可他又能如何?

    刘伯温多次向朱元璋辞官,可至今仍未能真正卸下官帽。

    想必此时的刘伯温,也难以安眠。

    正因为朱元璋性情暴躁且难以糊弄,胡惟庸见到土豆时才会如此欣喜。

    有了这东西,他便真正拥有了一张底牌。

    只要自己足够低调,朱元璋顾及自己的名声与功德,必不会轻易动他。

    等到那时,便能安心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清净日子了。

    正所谓有所求便有所苦,无所欲则无所惧。

    既然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自然也就不会去触碰朱元璋的忌讳,再加上自己积累的功德深厚,想不活得自在都难。

    想想都觉得心满意足!

    想通这些后,胡惟庸的生活越发简单了。

    钓鱼,陪伴儿。

    种田,陪伴儿。

    研究美食,陪伴儿。

    练习琴棋书画,陪伴儿。

    倒不是他胡惟庸贪恋美色,更不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胡大老爷不过是心善,不忍心看到一众太过孤单,想给她们一些温暖罢了。

    哦,对了,胡老爷自己也有些孤单,所以大家相互依偎,彼此取暖!

    嗯,就是这样!

    我胡某人一生从不贪恋美色。

    (本章完)

    ------------

    对胡惟庸来说,如今的日子越来越舒坦了。

    府上的下人得不错,手脚勤快不惹事,眼明手快还嘴甜。

    这让两辈子没当过老板的胡惟庸心情大好,时不时就赏些银钱。

    最重要的是,胡惟庸对美食情有独钟,厨房里常常备着大量食材。

    而胡惟庸可不是那种自己山珍海味,却让下人吃糠咽菜的吝啬老板。

    时不时,他就会随手拿出一些多余的食材分给下人们带回家。

    东西不多,数量也不定,但这些比赏银更让人开心。

    毕竟,能在前丞相、翰林学士胡惟庸府上当差,还能带着吃食回家,这不得好好炫耀一番?

    因为这些事,好些下人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

    下人们用心,姬妾们也没让胡惟庸多操心。

    春妮儿、娜娜、秋月三人都是经过皇宫培训的,虽然心思不少,小手段也多。

    但她们太懂大户人家的规矩了。

    毕竟,她们可是从大明最大的一户人家府上出来的。

    而之前那些名字容易搞混的姬妾,虽然规矩学得不如新来的姐妹们,毕竟出身有差距。

    然而,这些女子都是自幼被卖入戏班或青楼,经过专门训练,成为伺候人的“行家”。

    她们不仅擅长服侍,更懂得揣摩人心,手段高明。

    虽然她们各自施展本领,争相讨好,却并未闹出什么乱子,反倒让胡惟庸的日子过得颇为舒心。

    最令胡惟庸欣慰的是,他亲手照料的那片土豆田长势喜人。

    不知是他那半吊子的种植技术误打误撞,还是系统那句“宿主亲自种植打理产量翻倍”起了作用,总之,这片田地如今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每天看着这片绿意,胡惟庸心中满是满足,觉得自己的保命符稳了。

    然而,就在胡惟庸享受这安逸生活时,胡义却一脸忧色地跑来,凑到他耳边低声道:“老爷,应天府府尹派人来府上了。”胡惟庸有些疑惑,转头问道:“应天府尹?梁甫?那老家伙不是一向清高自傲,两袖清风吗?怎么会派人来找我?”

    胡惟庸虽足不出户,但凭借前身的记忆和上辈子的历史知识,对朝中重臣颇为了解。

    这位应天府尹梁甫,正是洪武朝中难得的“异类”。

    他不仅将本就微薄的俸禄全数用于赈济灾民,扶助贫弱,上任时只带了两头驴,离任时依旧如此。

    胡惟庸上辈子也是偶然得知此人,却没想到他会主动找上门来。

    不料,胡义接下来的话却如晴天霹雳:“咱府上大少爷醉酒后驾车纵马,在闹市横冲直撞,撞伤了不少百姓。

    梁大人请老爷过府一叙。

    消息是应天府通判刚刚送来的,应该不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