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8章 只想吃喝玩乐逍遥一生

第8章 只想吃喝玩乐逍遥一生(2/3)

  此言颇为尖锐。

    众人不约而同地摇头。

    然而脸上的怪异神情始终未变。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位大人,这次恩科之后,恐怕这辈子都没希望当主考官了。

    直到此刻,众人才意识到,胡惟庸之前在礼部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只想吃喝玩乐逍遥一生”,或许并非戏言。

    否则,谁能如此狠命地刁难这些士子?

    看看眼前的题目吧,一干官员都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若是在他们科考之时看到这般诡异的试题,恐怕许多人当场便会崩溃痛哭。

    然而,要说这题目违反规定或触碰禁忌,却又确实没有。

    只是出题者的思路太过独特,非常人所能揣测。

    最后,官员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乡试试子叹息之后,不得不硬着头皮签字确认。

    这样一来,这份考卷便正式敲定。

    自此以后,哪怕有一点点闲言碎语泄露出去,在场的所有人都将受到牵连。

    一旦查明是谁出了差错,其全家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国朝选贤的大典,怎能儿戏?

    定下县试试题后,胡惟庸的任务已接近尾声。

    按照流程,县试尚未进行,接下来还有府试与院试。

    今年因恩科仓促启动,乡试将紧接院试展开。

    这意味着通过县试的士子中,佼佼者可能要在年内连续闯过六道关口,方能金榜题名。

    而目前仍在经历简单县试的士子,根本无法想象,今年遇见胡惟庸对他们而言是多么不幸。

    考题确定后,胡惟庸的工作已完成了大半。

    这时的他,在礼部已待得无趣。

    天气晴朗、微风徐来,不去自家宅院钓鱼赏景,却一直窝在礼部看同僚忙碌,岂非违背初衷?

    胡惟庸反思了自己的所谓“勤勉”后,痛定思痛,果断离开礼部,回到胡府闭门不出,重新过起悠闲生活。

    只是,这次的情形和从前有所不同。

    之前他刚受重伤,辞去丞相职务,闭门谢客,无人问津,门庭冷落。

    对此,胡惟庸并不在意,反而过得悠然自在。

    可现在再关门,情况就变了。

    当下朝野上下尽知,当今天子在李善长与杨宪争夺恩科主考之职时,最终钦定的人选竟莫名其妙地成了赋闲在家的胡惟庸。

    这对胡惟庸而言自是无妄之灾,可对旁人来说,这却只有一个意思。

    胡惟庸备受圣宠啊!

    这消息一出,之前对胡家避之不及的官员们又纷纷驾车带着厚礼前来拜访。

    谁都不是傻子,这位并无过错,只是因病休养,却在皇帝心中留下极佳印象的前丞相,若就此断了联系,岂不是要后悔莫及?

    尤其是那些过去与胡府交情尚可,但胡惟庸一卸任便疏远的人。

    此刻真是懊悔到肠子发青。

    还不赶紧借机重修旧好?

    然而,待众人争先恐后赶到胡府门前时,却发现大门依旧紧闭,不见任何人影。

    无论来者是谁,回应都是一句话。

    “我家老爷身体尚未痊愈,加之礼部事务繁忙,实在疲惫不堪,需静养数日,还请见谅。”

    普通访客或许可以理解,但不少亲眼见过这段时间胡惟庸在礼部忙碌情形的礼部官员,听罢这话差点吐出血来。

    可又能如何呢?

    无论是往昔还是如今,胡惟庸始终居高临下,稳坐,对周围人的奉承、诽谤、仰慕、嫉妒全然无视。

    说到底,官场就是个名利场,哪里有风,这些人自然会随风而行。

    至于胡惟庸嘛?

    呵呵,不过是靠着某种系统苟且偷安、沉溺享乐之人罢了。

    瞧,刚回府,看一眼天色,二话不说脱下官袍换上舒适的便服,提着钓竿直奔后院而去。

    虽称不上高手,但他作为第一代钓鱼爱好者,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怎能错过?

    依旧熟悉的布置:躺椅、茶几、点心、茶水……

    加上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和略显潮湿的空气,胡惟庸长长舒了口气。

    真舒服!

    谁爱天天上班谁去吧。

    终究不上班也是这点银子,去上班还是这点银子,关键这吝啬鬼朱元璋给的月钱,连胡大人家几天花销都不够。

    这份差事既填不满物质的欲求,也满足不了精神的渴求,难怪胡惟庸如此厌烦。

    胡惟庸垂钓许久,这次又是满载而归,在厨子眼中的神乎其技里端出一盘烤鱼,让所有人都觉得格外惬意。

    夜晚降临,总算放松下来的胡惟庸决定明日不出门,再次召集起他那“胡府国风歌舞团”。

    顿时,胡府后院里欢歌不断,轻盈的舞姿翩翩起舞,各种舞姿交织其中。

    第二天清晨,从缠绕的玉臂间醒来后的胡惟庸意识到不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