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状元路 > 第95章 谁让我是带头大哥呢!

第95章 谁让我是带头大哥呢!(1/2)

    冯公则详细的介绍一遍,驿丞掐准时间端来黄酒。

    黄亮色的美酒,在白色的瓷碗里流动,看着赏心悦目。

    驿丞说的一点不假,清澈的山泉加上好的糯米酿造,夹杂了二十多味中草药,驱寒暖身,活血化瘀。

    一坛酒,一个人也就分那么一点点。

    张子扬闻着酒香,一脸陶醉。

    傅范则是一饮而尽,而后满脸困惑,好像没喝出什么味道。

    他更喜欢村酿。

    张子舟还没成年,不敢多喝,只勉强的品了一口,尝尝味道就行。

    味道虽好,张子舟却没有喝的心思。

    当啷,一个成色十足的银锞子,被张子舟放在了桌子上。

    他转头对驿丞问道:“整个省城,哪里的黄酒最好?”

    “稻花香的酒,省城第一。”驿丞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然后收走了银锞子,很自然的继续道:“稻花香在城外的西北方,买的时候就说送给谁谁的,能省一笔银子。”

    “多谢。”张子舟拱了拱手。

    扭头看向冯公则:“道台,有第一,第二,就有第三件事?”

    “聪明!”冯公则笑道,“这第三件,不要学当地口音,要用自己的口音说话。”

    “这有什么说法?”张子舟好奇。

    “院试严查冒籍,要检查口音。以后的科试、乡试、会试都是如此,千万不要忽视。”

    冯公则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张子扬和傅范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

    而张子舟想到另一件事,小口喝了鱼汤,润了润喉咙再问道:“是不是地方上对外地书生很歧视?”

    驿丞吃了一惊,这么通透的书生,还是第一次见。

    冯公则也是眼前一亮,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简单。

    “这么跟你说吧,隆昌当地的百姓,一听到你这德兴府的口音,客栈要加住宿钱,买东西比本地贵,车马费也贵。”

    “你问个路,人家一看你是外地的,鼻孔朝天。最可气的,给东西都是次品,就欺负你不懂。”

    “难怪要告诉酒坊,我这个酒是送给谁的。”张子舟眼珠一转,“不然他们要卖给我次品。”

    “所以啊,很多书生受不了这个气。”冯公则笑道,“学当地口音,方便在地方上厮混,久而久之改不过来,被检查的兵丁拦下来。”

    院试是童子试最后一关,也是省内大事,负责检查和巡察的,不再是当地差役,而是调兵。

    兵丁也非常乐意,可以拿到一份额外的报酬。

    张子舟想到一个问题,问道:“道台,省城有我们德兴府的会馆吗?”

    冯公则一脸欣赏的看着他:“有。但是,你怎么住进去,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

    “会馆住宿名额有限,除了赶考的举子,还有住在会馆、念省城书院的秀才,所以名额只有十一二个。”

    “当然,会馆比客栈要好得多,无论是读书环境,还是人际往来。”

    果然处处是学问,张子舟这回学精了,先把情报打探清楚。

    他估计,名额恐怕是个位数,因为都知道会馆比外面好,肯定有人选择走后门。

    名额虽少,值得他去争取,主要是为了张子扬和傅范。

    张子舟情况相对较好,上次考的不错。

    傅范比较差,整个人忐忑不安,路上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看书。

    这种人,最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张子舟正想着,发现了两道炙热的求助眼神,来自张子扬和傅范。

    好吧,帮人帮到底。

    谁让我是带头大哥呢!

    “驿丞,我想问德兴府的会馆一般什么时候开门?”张子舟又拿出一个银锞子。

    驿丞咽了口唾沫,“卯时,不过千万别卯时去,会馆的人傲得很,开门大约一个时辰后,他们才会干活。”

    说完,他收走了银锞子。

    张子舟心里有数了,向冯公则抱拳道:“道台,明天恕我不能和您同行了,要去办事。”

    “别这么客气。”冯公则看着张子舟,小声地说道,“其实,以你的身份得个名额,不费吹灰之力。”

    张子扬和傅范都不好意思了。

    他俩门清:光靠自己那点的本事,到了省城,要被欺负死。

    “我是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扬哥和范哥儿。”张子舟聪明的很,“我们是一起来的,当然要一起回去。”

    两个人感激的看着张子舟。

    冯公则目的达到,笑道:“好吧。那我提前祝你们金榜题名。”

    张子舟三人拱手道谢。

    第二天,天还没亮,阴天,无雨。

    即便下雨,也阻挡不了,张子舟的脚步。

    一行三人背着书箱,拿着油伞,准备离开驿站,直奔……稻花香。

    是的,张子舟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