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陈壮,你看那边过来的小子,是不是你家的阿弟啊。”
正在聊天的一个大娘,看到了从远处往这边走的张子舟,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不由得告诉对面的汉子。
“是吗?您老是不是看花眼了,他应该在府城。”陈壮回头。
一张老实巴交的脸,映入张子舟的眼帘,他加快了步子:“姐夫,果然是你啊。”
那辆独轮车,张子舟也是越看越眼熟,再看汉子的身形很像姐夫,于是背着书箱往独轮车方向走。
两边就这么对上。
陈壮激动不已:“真……真的是你!天老爷啊,我听从县里回来的人告诉我们,说你中了县什么案首,还以为你要在府城温习。”
呵呵,这都是老黄历了。
张子舟乐了:“院试在六月下旬,还有一个多月,我回家看看。再说了咱娘做的饭菜比外面香。”
“院试在哪考?”这对陈壮很陌生。
“省城。”
“我滴娘耶,去一趟要半个月,还不如留在府城温书。”
张子舟还没开口,大娘插话:“舟哥儿,别听你姐夫的,你都不知道你家里都盼着你回家。”
“咳咳……”陈壮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壮推独轮车,像以前一样,和张子舟一起走,边走边说话。
听说张子舟过了县试,终于不再是蠢材,其他村里人也结伴同行,围着张子舟问这问那,都想知道他是怎么开窍。
张子舟回到家乡,心情好极了,面对叽叽喳喳的乡亲,倍感亲切。
于是,他认真的传授读书的经验,包括学前教育和入蒙后,应该读哪些书打基础。
其实吧,这些事,是个私塾的夫子都能说出。
这番话从县案首(过府案首的事情,还没传到大镇)口中说出,效果就大不一样。
不少村民点头,都表示要这样教自己孩子。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