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状元路 > 第42章 我是县太爷

第42章 我是县太爷(1/2)

    书房。

    “哥儿的藏书丰富啊。”娄渊背着手,在书架前,扫了一眼。

    张子舟一边泡茶,一边笑道:“都是随手买的。”

    说真的,同一件事,不同人做,感观就是不一样。

    以前的张子舟,哪怕是买一本圣贤书,都被村里人嘲笑,说他这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现在的,就算是买一本传奇,也会被解读为搜寻素材。

    由于村人的嘲笑,有些自暴自弃的张子舟,买了一大堆“无用”书。

    那些书,成为了张子舟写作的素材,封神演义出自《山海经》,三国演义出自《三国志略》。

    茶已经泡好,娄渊在张子舟对面坐下。

    张子舟装作不经意的问道:“不知道娄老爷做什么生意?”

    “哦,开茶楼。”娄渊随口回答。

    他压根没想到张子舟会问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只能想到魏衡和他开的靖江茶馆。

    张子舟顺着他的话说:“唉呀,开茶楼很辛苦,像魏掌柜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还好。”娄渊叹了口气,“我这比较清闲。”

    豁!

    当县太爷比较清闲,这不可能吧。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位被下面的小吏和士绅架空了。

    再看娄渊,虽然有些年纪,但浑身散发着“未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清澈气息。

    当然,这问题不是娄渊一个人有,是进士的通病。

    张子舟心里有数了,便笑道:“那你这日子过得够苦的啊!”

    “苦?”娄渊懵了一下,清闲和苦怎么沾边,难道是因为当茶楼掌柜越忙越好?

    “一个开茶楼的,却过得清闲,这说明你在茶楼做不了主。”张子舟一边偷笑一边解释。

    娄渊面色一苦:“唉,这个……我曾经尝试着管一管,效果嘛,还算可以,大家都有所收敛。”

    有所收敛,意思是,以前很嚣张,现在稍微好点。

    张子顺着娄渊的话,质疑道:“不会吧。天大地大,东家最大。你下面的伙计、账房敢和你叫板?你是不是偷懒,把心思全放在看传奇上。”

    娄渊揉了揉太阳穴,一提起这事,他脑仁疼。

    刚中进士那会儿,他幻想着,到了地方上,要造福一方。

    但现实非常的残酷!

    县丞、驿丞、巡检都是朝廷官员,却升迁无望,都过一天算一天。

    衙门的三班六房,和地方士绅盘根错节,衙门里稍有风声,地方上转头就知道了。

    唉……更惨的是,他想搞个水利工程,就被精通水利的问的一愣一愣。

    最终,只好作罢。

    啥都没干成,也就前些日子,靠三国演义扳回一城,但效果有限。

    “我并非偷懒,而是茶楼里的厉害人物太多,都不好惹。”娄渊自认为藏的很好。

    张子舟却听明白了,“再厉害的人物,又能怎样,你是东家,他们都要听你的话。”

    “可是,我这个东家,要靠他们才能办事。”

    “那么请问,你办成过一件事吗?”

    娄渊闻言,一下子泄了气。

    在外面偷听的余昌烈,在这一刻,也吓了一跳。

    他对娄渊很同情,自己刚开始来也这样,时间一长才慢慢变好。

    不过,同情归同情,他并不希望县太爷变厉害,县太爷厉害了,他就要吃苦受罪。

    正琢磨找个机会打断对话,余光却瞥见陈壮端着药材出来,只得赶紧回到院子。

    屋里。

    张子舟继续扎心:“既然一件事都没办成,你凭什么觉得,他们还有留下来的必要?”

    娄渊下意识的喝了口茶,无奈道:“赶他们走,那是不可能的。”

    “那就要调教他们。”张子舟立刻接了这一句。

    娄渊并不惊讶:“主意是好主意,就是……呃……如之奈何?”

    没办法呀。

    他要有办法,还用得着在这发愁。

    “如果都不听你的,而你又想管理茶楼,那么为什么不引入新人?”张子舟出主意。

    “引入新人?不妥不妥,这个编制是有定额的,我不能浪费钱粮。”娄渊连连摆手。

    真是个书呆子。

    但这种人也容易变成好官,张子舟因此指点他:“话是这么说,但事儿却要想办法做。”

    “如果公账拿不出钱,就从私账上出。总之,要找人帮你。”

    引入一股新力量,用来对抗旧势力。

    毕竟县令是一县之尊,身份上有天然的优越性,又逢盛世,没人敢彻底和县官撕破脸。

    娄渊愣住,随后问道:“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大了!”张子舟笑道,“你有什么想法,别自己提出来,让他们提出来,有人反对,也让他们去辩论,你最后拍板。”

    “还有,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