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状元路 > 第34章 红透半边天

第34章 红透半边天(1/2)

    “听说了吗?最近有个历史传奇,写的特别好。”

    “书名叫什么?”

    “叫做《三国演义》,知县老爷亲自取的名。”

    “很好看吗?”

    “好看!县里的士绅人手一本,还有人打算送到宁阳府。”

    “哇,写书的是谁?”

    “张子舟!”

    三国演义和作者是张子舟的消息,传的飞快。

    早上才发生,下午就整座县城都知道了。

    许多有头有脸的跑到书行,指名要买《三国演义》的传奇。

    周靖被催的没办法,只能花钱请书生,当场抄书。

    抄一本卖一本。

    为此不少人干脆抱着铺盖,在周靖的书行外面,排队等书。

    除了书的事,张子舟是作者更引发大讨论。

    酒楼茶馆,集市码头,到处都有人在谈论作者。

    到底怎么回事?

    一个连县试都过不去的废材,怎么会是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的作者?

    没人能说清楚原因。

    说不清的结果,就是各种流言广为流传,还传的有鼻子有眼。

    余昌烈听着听着,在心里悲叹:“舟哥儿,你别怪我,我也不想暴露你的真名。”

    到了县衙,见到知县娄渊。

    娄渊也不好意思了,把一匣子银锭给余昌烈:“这个,那个,总之,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想到会火,没想到火成这样。

    真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越是看不到的,越是想看。

    再加上张子舟以前的名声很差,现在却是两部最火传奇的作者,形成的强烈反差。

    红透了大半边天。

    余昌烈捧着沉甸甸的银子,无奈笑道:“舟哥儿应该不会在意,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他是作者这件事迟早会被发现。”

    “替我向他道一声歉吧,顺便催一句,早点把第二卷写出来。”娄渊笑着说道。

    “好。”余昌烈嘴上这么答应,心里却在想,好个鬼呀。

    和张子舟来往多了,发现这小子很懂得过日子,才不会趴在桌案上,拼命写传奇。

    带上银子,余昌烈马不停蹄的回本镇,不去巡检司,而是直奔张家。

    张子舟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名暴露,在给魏衡的封神演义第四卷的署名还是张耐安。

    砰!

    银匣放在张子舟桌上,余昌烈坐下,大口地喘气。

    “知县老爷挺大方啊。”张子舟数了一下,二百两到手。

    余昌烈苦笑:“这是有代价的。”

    “什么代价?”张子舟有些疑惑地问。

    “就是……就是你的真名,被县里的百姓知道了。我估计啊,再过一会儿镇上也会知道。”

    “哦。”

    “哦?”

    “我从写第一笔开始,就知道会是这样。”张子舟招呼傅芸,把匣子交给她。

    整个人表现得轻描淡写。

    余昌烈看着,心里不得不佩服,无论是臭名还是盛名,都对张子舟产生不了影响。

    光是这份心态,都让人佩服。

    等傅芸走后,余昌烈才问:“要不要我派几个人在附近驻点,你现在这么火,万一遇到麻烦,也好及时出手相助。”

    “多谢巡检。”张子舟先道谢,再拒绝道:“这里是小张庄,可不是阿猫阿狗敢撒野的地方。”

    “也是。”

    古代的村庄和家族,在当地是一股力量,有好有坏。

    好的一方面,外人忌惮这股力量,而不敢放肆。

    “哦,对了,这个给你。”余昌烈把邸报拿出来,放在桌上。

    张子舟随便翻了一下,笑道:“还是巡检厉害,都是最新的。”

    “呵呵,我好歹是巡检。”余昌烈说着,品出味道:“等等,你还有别的途径?”

    “我在班上搞了个同学互助会,柴家、赵家和曹家的少爷负责每天更新邸报,方便学子们阅览和学习……”

    张子舟简单的说了下同学互助会。

    余昌烈眼睛发亮:“这是好事。要不,我每天都送给你,让你们最先得到邸报。”

    “不用。”张子舟笑着说道,“不是我私心,而是要给那三位一点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再说了,我们只是写策论,不怕邸报过时。”

    余昌烈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有办法。难怪三家长辈逢人便说,自己的晚辈多么多么棒,帮了同窗多少多少忙,原来是你啊。”

    “哈哈哈……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明年的童子试。”

    “对哦,再过两个月就到了!”

    因为两本传奇太火,张子舟的反差也够传奇,都没想到童子试。

    当然,张子舟始终很冷静,目标也清晰。

    那就是考过童子试!

    为了这个,傅岱出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