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状元路 > 第16章 圣训,很重要!

第16章 圣训,很重要!(1/2)

    在来这之前,张子舟已有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圣训,全称叫圣谕训示十六条,是开国太祖写的。

    随后在各地推行宣讲,并定为考试内容。

    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考前第一场,不是八股文,而是默写圣训。

    只有通过的人,才能正式参加考试。

    也就是说,如果默写不出来的人,连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一时间,满屋子的书生,东张西望,抓耳挠腮。

    傅范和同伴眼神交流,不忘瞅一眼身边的张子舟,看他是什么表情,却发现他,镇定自若。

    装样子,傅范在心里冷哼一声。

    张子舟方才惊人的表现,傅范心里的想法,和夫子一样,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傅岱拿着戒尺,敲了敲桌面:“圣训十六条,共八百字,默写低于三百字就从这里出去。”

    说着,指向门口:“以后,不许对外人讲是我傅氏宗学的弟子。”

    声音铿锵有力。

    张子舟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心里明白了。

    这位夫子不想收他,又不能直接赶人,只好用这个办法。

    不仅光明正大,还不会落人口实。

    再看堂内其他学子,有至少一半惴惴不安。

    不愧是经学丁班。

    “大家都清楚了吗?”夫子的声音,突然一响。

    书生们,赶忙挺直腰板,齐声回答:“听清了。”

    “那就开始吧。”

    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张子舟也不例外。

    他从木匣拿出一张宣纸,在桌上铺开,又拿出镇纸压住。

    再拿出砚台和墨条,开始磨墨。

    动作不慌不忙。

    好墨,自然会飘出一股子清香,傅范他们闻到,都扭过头来。

    端砚、徽墨,宣纸,还有……湖笔!

    都说差生文具多,可这文房四宝,未免太好了吧。

    湖笔居然有大中小三支,学子们在心里大呼“奢侈”。

    这下,连衣着比较好的学子,也看了过来。

    他们都是少一样或两样。

    倒不是因为家庭条件办不到,他们纯粹是不想学。肯来,完全是因为家里的爹娘。

    坐在台上,一览众山小的傅岱,瞅见这一幕,轻咳一声。

    把台下学子们的心拉了回来,纷纷埋头书写。

    反观张子舟,仍在优哉游哉的磨墨。

    傅岱心里此时就俩字,摆阔。

    张子舟的名声之所以臭,不止是因为他县试连续不过,更是因为他家境贫寒。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世的张子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再加上流言嘛,永远是越传越邪乎,越传越离谱。

    到了傅岱耳朵里,张子舟已经是一身毛病的落魄书生,不值得同情。

    看张子舟还在磨墨,而别的学子已经写了好些字,傅岱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哼,转身走出课堂。

    再看下去,他会忍不住发火。

    听到这一声冷哼,又瞧见夫子去了外面,傅范他们才敢轻声笑起来。

    夫子的冷哼和同窗的笑声,张子舟都听见了,不为所动。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急什么嘛。

    张子舟磨够了墨,挑了根中号湖笔,开始在宣纸上落笔。

    圣训第一条:敦孝弟以重人伦。

    然后,在后面写下,历朝历代皇帝在太祖写的基础上扩写的内容。

    这一世的张子舟,县试过不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圣训。

    所以他书房的桌上,永远摆着一本。

    作为曾经的语言学博士,张子舟穿越到古代,从未目中无人。

    只有学过的人才知道,何谓博大精深。

    正是秉着一颗对古人充满敬意的心,张子舟翻看了原主书房的书。

    自然包括圣训。

    靠着过人的记忆力,他很快就记住了。

    其实,原主也记得不少,就是对自己太没信心。

    前世今生的记忆,融合在一起,张子舟动笔如有神,飞快的写完了一张宣纸,换下一张。

    傅岱对此不知道。

    他还在课堂外面透气,完全不担心学子们偷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书先生,对于每个学子的真实水平,他心里有数。

    “傅兄,你怎么在外面?”一位夫子路过。

    “学子们在默写圣训,我到外面站站。”

    “哦。”那夫子忽然压低声音,“听说张子舟在你班上,事情如何?”

    一提起这小子,傅岱那颗刚平和的心,立刻起了波澜:“不怎么样。我让他背书,他不好好背,还移花接木。”

    心体合一,动静皆修,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