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烽火淞沪 > 第314章 年

第314章 年(1/2)

    陈哲的粮食售卖活动持续了两天,将所有粮食都卖光后才结束。

    粮食售卖结束后,他就开始着手处理收留的孤儿们的后续事宜。

    月底的时候,他安排了一艘船,将这些孤儿们送往了永乐岛。

    这个决定既让孤儿们有了一个新的家园,也为永乐岛增添了新的活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来到了 1948 年。

    陈哲在上海积极寻找合适的建筑公司,希望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经过一番考察和比较,他最终选定了三家建筑公司。

    由于永乐岛的建造能力有限,四层的楼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此外,水泥码头和公路的建设也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

    好在陈哲现在并不缺钱,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投入 100 万美金用于基础建设,这对他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

    在这 100 万美元的分配上,陈哲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如下安排:永乐岛将获得 70 万美金的资金支持,用于提升岛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他六个小岛则各分得 2 万美元,用于一些小型的改善项目。

    剩下的资金则全部投入到南威岛和周边几个岛屿的建设中,其中包括两处礁石,陈哲计划用钢筋混凝土来建造海上人工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曾经在马尼拉湾建造过一艘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军舰。

    虽然它无法移动,但却装备了四门主炮和四门岸防炮,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陈哲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打算采用同样的方式,建造一座拥有一门主炮和一个灯塔的海上工事,以增强永乐岛及其周边地区的防御能力。

    在南威岛,陈哲雄心勃勃地计划着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他打算建造一个人工港口,以便让渔船和小型舰艇有安全的停泊之地。

    这个港口不仅能提供便利的停靠条件,还将促进渔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陈哲还决定兴建一栋四方形的四层楼房。

    这栋楼房能住下 500 人,能维持人们在岛上生存 30 天。

    这里将成为渔民们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的避风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不仅如此,美国人也积极参与到永乐国的基础建设中来。

    他们帮忙修建了火力发电厂、广播电台以及雷达站等重要设施,这些设施的动工标志着永乐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永乐岛的机场已经建好,香港到永乐岛的航班被开通。

    陈哲从美国运回了大量的收音机和风力发电机,并将它们出售给了岛上的居民。

    在那些距离较远、无法铺设电线的地方,风力发电无疑将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

    对于南沙群岛上的居民来说,这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广播电台里传来了清晰的声音,主播正在播报着国际时事、天气情况以及海鲜的收购价格等各种信息。

    此外,还有评书、京剧等文艺节目,为听众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广播电台可是南海地区第一家出现的,它的信号覆盖范围非常广,不仅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能够接收到,就连越南也能收听到。

    而在另一边,作为国军主力的特战第一师,正跟随蒋纬国驻扎在徐州。

    虽然陈哲对这个师的直接管理权力有限,但他深知这支部队的重要性。

    在关键时刻,陈哲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把特战第一师从战区接出来。

    陈哲心里很清楚,时间紧迫,下半年三大战役即将爆发。

    他必须抓紧时间,把收购瓷器、字画、玉石等事情也提上日程。

    于是,一箱箱珍贵的古董被源源不断地运往香港,然后再转运到永乐岛。

    1948 年,中国国内政治领域: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宣布“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民盟总部,宣布与中共“携手合作”;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热烈响应;5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8月,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主席。

    军事领域:2月29日 - 3月3日,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瓦子街大捷;3月14日,陈赓、谢富治部队和陈毅、粟裕大军一部攻克洛阳,4月5日再克;4月16 - 21日,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延安重回人民手中;4月27日,山东兵团攻克潍县;5月17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攻克临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