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月玲在办公室温存一会后,他就带着赵月玲一起下班回大姨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晚饭时间。
餐桌上,大姨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饭桌上,陈哲与大姨闲聊起来。
他告诉大姨,这次回来事情都办得差不多了,询问大姨是否能帮忙联系到车子。
大姨笑着回答道:“我已经帮你找好人了,有个车队正好要去西安,可以帮你带几车货。”陈哲听后非常满意,连声道谢。
接着,陈哲又说自己回去时还是打算乘坐空军的飞机,这样比较方便快捷。
大姨点点头表示理解,并建议他这两天去父亲那里一趟,顺便也去两个岳父家拜访一下。
陈哲觉得大姨的提议很不错,他笑着说:“好的,大姨,我会安排时间去的。我会带儿子和六个老婆一起去看看父亲,他最近应该也挣了不少钱,我去要点红包回来也好。”
大姨听了哈哈大笑,调侃道:“你呀,就知道惦记你父亲的红包。不过话说回来,你也该多生几个孩子,让我们家人丁更兴旺些。”
陈哲连忙应道:“我会努力的,大姨,争取再多生几个,让我们家热热闹闹的。”
大姨一脸认真地说道:“我觉得啊,有一个孩子跟我姓就够了,其他跟你姓的孩子,由你自己来养育。”
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理解大姨的想法。
然后,我们便继续闲聊起来,话题从家庭琐事聊到了社会新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晚饭后,大姨提议打麻将,于是几个会打麻将的人便兴致勃勃地凑到了一起,开始了一场家庭麻将大战。
而陈哲,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感受着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看着大姨专注于麻将的样子,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大姨带着他玩耍的时光,心中涌起一股温馨的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
陈哲今晚决定去王雨婷的房间睡觉,自从王雨婷当了母亲之后,就变得格外温柔和沉稳,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对理想的冲动。
对此,陈哲感到非常满意,他觉得这样的王雨婷更让他心动。
半夜孩子哭闹,王雨婷把孩子抱到床上给他喂奶,陈哲用手轻轻拍着孩子,这种温馨让他有点不想再去打仗,在家陪伴家人。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陈哲的脸庞。
他伸了个懒腰,轻吻了一下儿子的脸庞,并让王雨婷继续再睡一会。
他穿好衣服起床,今天,他准备去一趟第 21 兵工厂,也就是搬迁至重庆的金陵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和其他一些兵工厂都分散在各地,不在重庆。
汉阳兵工厂在1938年6月奉命迁往湖南辰溪,同年11月,它被改称为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工厂。
不过,到了1939年9月,它再度被内迁回重庆。
现在的汉阳兵工厂远在湖南,他别无他法,只得前往西迁后,在重庆的金陵兵工厂。
金陵兵工厂,早在 1938 年 3 月 1 日,便已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这个地方重新开工复产了。
不仅如此,它还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第 21 工厂。
1938 年 7 月,这座工厂又迎来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接收 1 厂(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汉阳兵工厂)的步枪厂。在 1939 年 1 月,第 21 工厂成功地复工生产出了汉阳造步枪。
陈哲抵达第 21 兵工厂后,他立刻与厂长李承干取得了联系。
由于有顾长官事先打过招呼,陈哲的到访显得异常顺利,门卫只是简单的检查了他的证件,他便放他们进入兵工厂,他没想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厂区。
第 21 厂并非专门生产枪弹的地方。
陈哲这次前来 21 厂他是别有目的的。
他这次过来没有两手空空而来。
他身后紧跟着三辆马车,车上装满了吃的。
其中,有两车粮食,还有一车的菜。
除了一些萝卜土豆外,装菜的车上还装着还有两头大肥猪,以及各二十只活的鸡鸭!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资金紧张,食物匮乏,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厂长李承干看着眼前的这三车东西,心里立刻明白陈哲此番前来的目的——他是来索要物资的。
看着这 3 辆马车,李承干和陈哲不一会就熟悉了起来。
陈哲毫不掩饰自己的来意,开门见山地对李承干说道:“不瞒您说,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让您这帮忙制作一些复装子弹的模具。我们荣誉第3师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缴获了不少武器,但却缺少制造 6.5 毫米和 7.7 毫米弹头的模具。此外,日式 37 毫米炮弹和日式 20 毫米机炮弹的消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