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烽火淞沪 > 第198章 直飞重庆

第198章 直飞重庆(1/2)

    陈哲在组织原 261 旅的军官和收拢的中央教导团军官共同重新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他与这些军官们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确保其内容既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又能满足军队训练的实际要求。

    与此同时,陈哲还特别抽调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士官,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队列动作统一训练。

    他亲自示范每个动作的要领,并耐心指导士官们反复练习,以达到整齐划一、标准规范的效果。

    在完成这些重要事务之后,陈哲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投入到学习飞行的训练中。

    经过几天不完整的飞行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一点点的飞行技巧。

    10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空军负责人安排的飞行到达了机场,在把要员送到后,陈哲带着他的副官、两名警卫员以及他的四位妻子一同登上了这架飞往重庆的飞机,一起运上飞机的还有 5 个箱子。

    在出发前,他按照规定向军政部进行了报备,确保行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天黑前,这架军用飞机终于降落在重庆珊瑚坝机场。

    陈哲等人所乘坐的是空军的德国 JU-52 型运输机,这种飞机在当时属于较为先进的机型,具备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尽管陈哲对中国现有的飞机数量并不清楚,但他深知能够有机会乘坐飞机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毕竟在那个时代,航空运输还相对不发达,飞机资源也十分有限。

    大姨借来了 1 辆轿车和 1 辆卡车,这 3 辆汽车早已在机场等待多时。

    当陈哲他们走出飞机时,那 3 辆汽车便缓缓驶来。

    陈哲一眼就看到了从第一辆轿车上走下来的赵月玲,他心中一阵激动,快步上前,紧紧地拥抱了她。

    赵月玲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两人的拥抱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与此同时,王慧安和其他 3 个女人也来到一边,她们与赵月玲等人略微打了个招呼,便纷纷上了汽车。

    这趟漫长而颠簸的飞行,让她们都感到有些不适,此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休息一下。

    待众人都上了车后,那 5 个一同带来的箱子被装上了卡车。

    陈水生和陈洪则负责押运这些行李,确保它们安全抵达大姨的别墅。

    车队启动,一路驶向大姨的别墅。

    车窗外,重庆的街道在陈哲的眼前缓缓掠过。

    这座城市曾遭受过日军的重点轰炸,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痕迹——残垣断壁、废墟瓦砾。

    百姓们行色匆匆,似乎都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无暇顾及周围的破败景象。

    陈哲凝视着窗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人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

    他不禁为这座城市的坚韧和人民的勇气所感动。

    没过多久,车队便抵达了大姨的别墅。

    大姨早已听到汽车声出来迎接陈哲,她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哲儿,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大姨拉着陈哲的手,眼中满是关切。

    安置好行李后,陈哲顾不上休息,便安排副官和两个堂哥先去后院吃饭休息。

    他热情地将王慧安、林小芳、张晓雅和前田沙织介绍给大姨和赵月玲以及王雨婷,大家互相问候后,他让王慧安等人给大姨和赵月玲敬了茶,以确定她们的名分。

    大姨高兴地接受了王慧安等人的敬意,并给每人送上了一只精美的玉镯子作为见面礼。

    王慧安等人感激地接过玉镯子,戴在手腕上,更显优雅大方。

    随后,大家一同前往饭厅用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大姨兴致勃勃地分享了她的生意情况。原来,大姨眼光独到,前期投资囤积了大量的洋酒和药品,此外,还有不少香烟等物品。

    如今,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涨了 3 倍不止,大姨的生意可谓是风生水起。

    饭后,大家移步到客厅,继续愉快地聊天。

    大姨还提到别墅后面的两个防空洞,其中一个已经装满了各种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夜幕降临,一家人在温馨的客厅里,继续畅谈着彼此的生活点滴。

    陈哲吃饭时,怀中始终抱着他那可爱的儿子。

    这小家伙长得胖乎乎的,肉嘟嘟的脸蛋让人忍不住想要捏一捏,十分惹人怜爱。

    陈哲心怀感激地看着赵月玲和王雨婷,真诚地向她们道谢。

    赵月玲虽然没有怀上孩子,但她一直默默地帮助大姨处理生意上的事务。

    而且,赵月玲的家人都在重庆,在生意方面也能给予她不少支持和帮助。

    大家闲聊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