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烽火淞沪 > 第195章 部队集训前的安排

第195章 部队集训前的安排(1/2)

    陈哲在宣布完伤员安置和建造纪念堂的事情之后,他看着台下的伤员们,声音低沉但坚定地说道:“好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吧?现在,你们可以解散了,去好好休息。”

    伤员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感激和欣慰的神情。

    他们知道,陈哲为他们考虑得很周到,这些安排会让他们得到妥善的照顾和关怀。

    待伤员们散去后,陈哲转身对身旁的军官们说:“跟我来,我们去机场会议室。”

    军官们整齐地跟随在他身后,一行人快步走向机场会议室。

    与此同时,李副师长和熊向晖也在紧张地商议着土地事宜。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初步达成了共识,并决定过几天再进行一次详细的协商,以确保所有细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会议结束后,陈哲亲自送熊向晖去坐车。

    他与熊向晖并肩走着,两人交谈甚欢,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

    到了车旁,陈哲微笑着对熊向晖说:“熊秘书,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了。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熊向晖也笑着回应道:“陈将军,您太客气了。能与您这样有担当的人合作,是我的荣幸。”

    两人握手道别,熊向晖上车离去。

    陈哲站在原地,目送车辆渐行渐远,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个人是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1947年9月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于1949年回国。

    熊向晖,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

    熊向晖坐车离开后,陈哲转身回到会议室,他的步伐坚定而沉稳,仿佛整个会议室都因他的到来而变得庄重起来。

    陈哲站在会议室的中央,环视着在座的各位,然后开口说道:“年前我可能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在我不在期间,由李副师长负责主持工作。”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他的指示。

    接着,陈哲详细地阐述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首先,我们的师部已经建立起来了,部队将在西安休整一段时间。”

    “我决定开展一次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以提升我们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训练和种地以及修房子不能完全分开,所以我们将采取上午训练、下午干活的方式,确保一些工作的顺利进行。”

    说到这里,陈哲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另外,辎重营也要开始恢复生产了。目前,土地雷和土手榴弹的制造可以先不用考虑,你们的首要任务是打制农具。外面购买农具的价格太贵了,我们自己动手制造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他对工兵连长周槟和 1 团长张铁说道:“工兵连和1团负责修建商铺和退役军人安置房。对于安置房的建设,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只建造木板房。这样既可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又能节省成本。当然,如果有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想要修建砖瓦房,那也可以自行出资修建。”

    接着,他话锋一转,谈到了商铺的修建问题,“关于商铺,我们先修建 20 间。其中 10 间将移交给退役军人自救会,作为他们的集体资产;另外 10 间则留作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不仅如此,他还对其他部队的任务做了详细安排。

    上午的队列训练结束后,各部队需要立刻前往指定地点开垦荒地,并种植农作物。

    等荒地开垦完并种上粮食作物后,这些土地将移交给辎重营统一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我们将抽调一部分士官去学习汽车驾驶和坦克驾驶技术。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个人技能,更能提高整个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为了满足部队对汽车驾驶员和坦克驾驶员的需求,我决定开设汽车驾驶学习班和坦克驾驶学习班。每个团将有20个名额,团长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学员参加学习。这是第一批学习班,为期3个月,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开办第二批。”

    最后,他郑重宣布:“三个月后,我将对全师官兵进行考核,并进行一次阅兵。考核内容包括团队项目和单兵项目,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展现出最佳状态!”

    团队项目不仅包括挖战壕掩体和队列训练,还涉及到各种专业技能的训练。

    单兵项目更是涵盖了重机枪手、轻机枪手、迫击炮手、掷弹筒手、神枪手以及投弹手等多个兵种。

    为了确保训练的顺利进行,各团需要明确自身所拥有的炮手数量、重机枪手数量、汽车驾驶员数量、坦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