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汤恩伯部则在这股洪流面前,节节败退,最终退至富水河南岸。
然而,汤恩伯部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不时地组织力量,对日军发动逆袭,试图阻止敌人的前进。
与此同时,在瑞昌—武宁战线,日军第27师团也在9月16日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横港等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至10月5日,第27师团终于成功占领了箬溪。
随后,他们留下佐技旅团在此镇守,而主力则继续西进,如饿虎扑食一般,直逼辛潭铺。
经过漫长的行军和战斗,日军终于在10月18日渡过富水,占领了辛潭铺。
至此,日军在阳新、辛潭铺一带的战略目标基本达成。
随着阳新、辛潭铺的沦陷,波田旅团开始马不停蹄地向大冶、葛城、武昌等方向进发。
而第9师团和第27师团的主力,则开始着手准备切断粤汉路,企图彻底断绝中国军队的后路。
1938年10月中旬,长江南北的日军如同一群饥饿的豺狼,已经逐渐逼近武汉。
这场惊心动魄的会战,也即将迎来最后的尾声。
自9月29日田家镇要塞失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放弃了以罗卓英的武汉卫戍部队死守武汉三镇的计划。
10月中旬开始部署撤退事宜,武汉的民众已开始疏散,政府机关及重要工业设施等迁往湖南、四川等地。
10月21日,广州的沦陷更使军事委员会决定尽快结束会战。
至10月24日,中国守军全线总撤退,第9战区的主力向湘北和鄂西转移,第5战区的主力向平汉路以西的汉水沿岸及大洪山区。
整个武汉只留下一个旅作象征性的抵抗。
长江南岸日军为迅速占领武汉,以波田旅团、高品支队等部向武昌方面速进,张发奎兵团则竭力阻击,以求在10月底之前确保金牛、通山、鄂城之线,以便大军从容南撤。
10 月 22 日,波田旅团如饿虎扑食一般,迅速地占据了鄂城,这座城市在日军的铁蹄下颤抖着。
仅仅两天之后,也就是 24 日,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对距离武昌西南 30 公里处的葛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与此同时,日军的第 9 和第 27 师团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
他们的目标是切断粤汉路,从而将第 9 战区的主力部队围困起来,一举歼灭。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并没有那么容易打响,因为中国军队早已在金牛以东太平塘亘梁子湖一线严阵以待,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阻击。
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 10 月 26 日,日军才最终艰难地占领了金牛。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紧接着,第 9 师团继续沿着金牛至贺胜桥的路线推进,而第 27 师团则朝着贺胜桥和武宁之间的方向前进,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切断粤汉路。
日军在占领武汉之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以主力部队对全面撤退中的第 5 和第 9 战区军队展开了穷追猛打,企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鄂南地区,10 月 27 日,第 9 师团终于成功地进入了贺胜桥地区,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无情地切断了粤汉线。
就在同一天,第 27 师团也在咸宁东北的仙桃镇给了粤汉路致命一击,彻底截断了这条重要的交通线路。
两天后的 29 日,第 27 师团更是乘胜追击,顺利占领了咸宁。
30日,第11军下令第27师团“应经沿咸宁、汀泗桥地区向崇阳以南地方继续进行追击,第9师团应沿粤汉线地区向岳州追击”。
1938年11月3日,日军如饿虎扑食般迅速占领了嘉鱼,仅仅三天后的6日,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攻占了崇阳。
然而,这还远远没有结束,9日,通城也落入了日军的魔爪。
紧接着,11日夜间,岳阳这座重要城市也被日军攻陷。
至此,双方在岳阳、通城以南新墙河南岸亘修水一线形成了对峙局面,战争的硝烟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与此同时,在鄂北地区,日军的侵略脚步同样没有停歇。
10月24日,应山被日军占领,短短四天后的28日,安陆也未能幸免,落入敌手。
这样一来,日军成功控制了河口镇—花园—安陆公路的西端,对中国军队的战略部署造成了严重威胁。
10月30日,应城也被日军攻占,紧接着,11月4日,皂市也被日军收入囊中。
这一系列的占领行动,使得日军成功控制了中国第5战区军队向西撤退的战略要点,给中国军队的撤退带来了巨大困难。
不过,日军的封锁线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