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请整饬边政疏(德佑三十三年七月二十)
臣宣府总兵官岳峰,顿首上言:
阳曲卫陷落之讯至宣府,臣方巡边至独石口,闻报即率将士北向叩首,三日不食。张辅与臣同戍阳和卫十载,昔年他率三百人守野猪岭,身中五箭犹夺还被掠边民;今竟饿毙孤城,臣抚其血书 “粮尽” 二字,指节崩裂 —— 非不能战,实无以为战也!
臣守边二十载,遍历宣府、大同、雁门诸卫,见边军之苦有三,泣血陈之:
一曰粮饷常缺。阳曲卫额定月粮五千石,近岁实发仅三成。臣去年冬巡阳曲,见士兵以榆皮混雪为食,老兵陈六示臣以冻裂之手,曰 “将军,此手曾挽弓射落北元将,今连握刀都难”。其仓廪账簿记 “德佑三十二年腊月,存粮仅够三日”,而镇刑司转拨文书却写 “粮饷充足,勿得妄言”。大同卫士兵陈五家书云 “母病无药,儿煮甲上革为粥,聊延残喘”,此类事,边镇比比皆是。
二曰军备朽坏。永熙帝时 “三年一换甲” 之制,今已废弛十载。阳曲卫守将所披甲胄,多为元兴年间旧物,甲叶锈蚀脱落,臣亲试以箭射之,竟洞穿三层。去年秋,张辅请换弓五十张,镇刑司回文 “旧弓尚可复用”,然其库中却有新弓百张,王显批 “转赠山东团练”。臣见阳曲卫废墟中,士卒遗尸多无甲胄,仅裹破布,皆因甲胄朽坏不能用。
三曰言路不通。边将稍有直言,便被斥 “邀功”。张辅只因德佑三十一年弹劾王显 “私调军粮”,便被记入 “边将黑名单”。其请援文书被压七月,驿卒泣告 “王千户说,张将军若识趣,自会‘认栽’”。宣府前年曾报北元异动,李德全批 “小题大做”,致失三座烽燧,至今未追责。
今陛下已下明诏彻查,臣感泣涕零,然边镇积弊非一日之寒。臣请再言三事,愿陛下采之:
一、设 “边粮转运使”,由风宪司、户部、兵部三司官共掌,镇刑司不得干预。每石粮需卫所官、转运使、风宪司巡按三方会签,账册按月奏报,漏报一粒者斩。
二、命工部造新式甲胄三万副、弓五千张,限半年内发边镇,优先雁门、阳曲诸卫。旧物由玄夜卫监毁,凡以朽坏军备充数者,卫所官与监造官同罪。
三、许边将直接上奏,用 “密匣” 递呈御前,镇刑司不得拆阅。凡压搁、篡改边报者,许边将暂拘,奏请处置,若有阻挠,以通敌论。
臣已点选宣府精兵五千,皆身经百战之士,愿待粮械齐备,即率部收复阳曲卫。臣随身携周毅所留半玉(朔州劫粮案时,他以血书 “守” 字刻于上),与张辅血书同置怀中 —— 此玉在,臣在;城不复,臣不归!
臣岳峰 顿首再拜
(疏末血指印三枚,模糊重叠,盖臣叩首时额血、指血混染所致。附:阳曲卫士卒陈六供词、大同卫士兵家书抄本、军备残件图录共十件。)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