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乾杀猪匠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阳兵祸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阳兵祸(1/3)

    如今辛表程几番招募,麾下不过两万人马,精锐大概五千之数。武安君如今有六千多人马,骑兵近两千,剩下的步卒披甲超过两千,从装备铠甲的比例来看,已经超过了襄阳军。当然,大部分唐州军的铠甲极为简易,勉强能够护住要害。

    “下官谨遵大人教诲!”

    习宏丰跟邓禹对视一眼,没想到第二条路这么好,虽然实权大打折扣,只是个暂代,可那比挖矿也强太多了。

    “嗯,二位,供养大军不易,城外也是有不少大户的。你们先仔细想想,各家都是什么样的规模,回头想想法子,总要一视同仁的好。”武安君把城里大户盘剥一遍,城外大户也没打算放过。

    “下官这就去办!”邓禹原本还觉得亏,现在就平衡多了,大家都一样,谁也逃不过。

    “来人啊,将捷报传到襄阳军中!”武安君抬头看天,这么些天过去,也不知道比阳城那边如何了。

    如今的比阳城下,尸山血海都不足以形容,攻城一日不曾歇,双方在城墙上下死伤过万。

    辛表程站在高台之上,盯着前方城头上的蒲仙敖烈,虽然份属敌对,但是蒲仙敖烈的防御能力让他佩服。

    双方在比阳城已经连磕十几日,在大规模投石机跟攻城车的帮助下,几乎是一比二的战损,这在攻城战中已经是极为优异的战果。

    辛表程现在麾下伤亡超过六千,城中的伤亡也超过了三千,蒲仙敖烈麾下总共才不到七千人,折损过半。

    辛表程把大军集中在西门跟南门,对东门跟北门只是派出小股骑兵游弋监视,提防蒲仙敖烈的骑兵。

    蒲仙敖烈麾下有超过两千的骑兵,这是最让辛表程忌惮的地方。

    辛表程自然是希望将蒲仙敖烈围杀在此,可那样他必须分兵驻守四门,很容易被蒲仙敖烈寻到战机,以精锐骑兵出城冲杀他的阵地。

    辛表程不希望承担这种风险,所以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把蒲仙敖烈从比阳城中赶出去。

    如今蒲仙敖烈的战损急剧扩大,他如果想要继续在城头挡住大乾军队,就必须抽调下马的骑兵上城作战。

    这就是辛表程的阳谋,你若是骑兵出城,城池就相当于拱手相让。可你若是以骑兵守城,辛表程乐得二换一,把蒲仙敖烈的精锐骑兵都留在比阳城。

    如今中路军高歌猛进,朝廷在各地禁军跟厢军抽调精锐,优先补充,襄阳军的战损补充很快。

    蒲仙敖烈也感受到了辛表程的意图,可是大乾军队来得太快,北元的后续支援年前根本到不了比阳城。

    现在摆在蒲仙敖烈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让骑兵下马守城,赌在风雪来临之前,辛表程进不了城。可一旦辛表程进城,他就是满盘皆输。

    第二个选择,他就是用精锐骑兵护持,带着部队北撤,把比阳城拱手相让,但如此一来,想要再把城池夺回来,难如登天。

    北元军队因为有骑兵护持,更善野战,而大乾军队长于阵型跟器械,守城更厉害,若是两军对调,蒲仙敖烈根本攻不进城中。

    当初北元能够拿下中原,那是因为汴京事变,连续擒住两任皇帝,导致中原失去了有效的组织防御能力,才趁虚而入得了中原。

    “捷报!捷报!”就在辛表程思量如何继续施压的时候,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果然,大郎真乃是福将!”辛表程拿着手中的捷报,轻捻胡须,不过数日功夫,连下青台镇跟方城,从此他后勤无忧,蒲仙敖烈再无反扑的机会。

    辛表程虽然眼下占据优势,但是隐患也不小,两万大军囤积在此,每日的粮草消耗极为惊人,一旦后勤不畅,就必须后撤。

    “郭进,你率一千人,与谢校尉一道南下,攻打桐柏县!”辛表程看着一脸羡慕的谢永思,干脆卖个人情给谢家。

    辛表程是大佬,但是比起谢家,还是差得多了。眼下谢永思这小子,虽然不是左相那一支的,但终究是姓谢,其父在建康大小也算是个人物。

    机会是给了,中用不中用,就看他自己了。桐柏虽小,却也是一个县,离风雪来也没几天了。

    “卑职遵命!”谢永思跟郭进都是大喜,这种独领一支偏师去捞军功的好事,那是可遇不可求啊。

    二人几乎立马火急火燎的召集兵马南下,一刻都不敢耽搁。

    至于辛表程的安危,自然是由郭进麾下精锐守护,郭进带去的一千人,只有百余丐帮精锐,剩下的都是刚补充的普通士卒。

    谢永思也走动关系,来时满编一千人,跟郭进汇合在一起,两千人浩浩荡荡朝着桐柏出发。

    一旦拿下桐柏县,比阳城就成了陷在大军包围中的孤城,对守将的意志力形成极大的考验。

    “废物,都是废物!”蒲仙敖烈也得到了方城丢失的消息,几乎指着张坚跟胡绍的鼻子骂,毕竟方城是唐州的一个县,这二人自然脱不了干系。

    张坚低着头不语,他现在名义上是个防御使,手下实际上半点兵权没有,人手早就被蒲仙敖烈调上城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