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言忍俊不禁,“我没听错吧?他竟然愿意再加十万贯?”
“没错。”
李助再次点头,“我们寨主确实有此意。”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赵言冷笑,“说吧,他有什么条件?”
“赵寨主别多疑。”
李助微笑,“我们寨主愿意多给十万贯,一是想与梁山交好。
咱们都是反赵朝廷的义军,日后谁也难保不会遇麻烦。
若朝廷大军来攻淮西,我们或许还得仰仗梁山相助。”
“仅凭这种遥不可及的许诺,你们就愿意多掏十万贯?”
赵言摇头,“继续说,还有别的条件吗?”
“赵寨主目光如炬。”
李助干笑,“我家寨主还有个小请求,我们想从梁山购买一些生铁。
您可能不了解淮西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我们占了几座淮西城池,但那里官军装备糟糕透顶。
兵器铠甲完全不合格。”
“我们大军的情况,想必赵寨主已有所了解。”
“目前仍有大半士兵连甲胄都没法配备。”
“因此恳请梁山能答应,转让一部分生铁给我们。”
“你们大概需要多少?”
赵言略作思考后问道。
“大约五万斤左右吧?”
李助试探性地询问,“如果太多的话,少一点也可以,但至少得有两三万斤。”
“这么多?”
赵言有些惊讶。
五万斤生铁虽听上去数量庞大,但实际上这种重物并不难解决。
梁山即使没从徐州运来那么多铁料,仅靠过去在周边商镇收购,也能轻易凑齐。
李助自然明白赵言所言之意。
然而,对于淮西而言,这却是极为棘手的问题。
淮西原本就贫瘠,加上王庆叛乱占据数城后,商贾纷纷绕道而行。
尽管他们从掠夺的城池中获取了些许财物,但缺乏贸易往来使得他们连最基本的物资采购都难以完成。
相比之下,这对梁山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对淮西而言,却足以装备两千至三千名战士所需的防护。
“顺便提一句,赵寨主。”
见赵言并未立即拒绝,李助赶紧抓住机会,“我们还有一事相求,希望赵寨主能给予帮助。”
“我们打算前往河北边境向契丹购买战马,到时候马匹必然要途经山东。”
“恳请梁山网开一面!”
“这不是变相的过路费吗?”
赵言笑着摇头,“罢了,既然你家寨主如此诚意,那这笔二十万贯的钱,我就收下了。”
“多谢赵寨主!”
李助顿时喜形于色!
“那五万斤生铁,就按市价出售给你们。”
赵言淡然开口,随后继续说道:“至于你们去河北边境购买战马的事,梁山既不会帮忙,也不会阻拦,全凭你们自行决定。”
“另外,关于朝廷对你们的围剿行动,”
“如果日后你们真的需要梁山的帮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