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急忙示意喽啰入内,“怎么回事?快说!”
“寨主,我们刚刚发现,又有一支四五千人的步兵队伍,从北边赶来,最后进入了梁山最初扎营的地方。”
当前,梁山驻扎于清河两岸,共有两处营地。
一处是他们自行修建的,另一处则是占领自淮西、由杜壆所建的军营。
“四五千人?”
此消息如同石子投入湖面,迅速在淮西大帐内掀起波澜,“梁山哪来的这么多兵力?莫非是假扮的?还是我们看错了?”
“军师,这……”
王庆转向李助,问道。
“这应当是梁山的援军,”
金剑先生分析道,“山东本就是梁山的地盘,当初我们截断其粮船时,梁山赵大郎为了救人救船,只派出了骑兵。
而这些步兵一直尾随其后,直到今日才赶到。”
“梁山原有两千骑兵,清河里还有一千水军,如今再加上这支步兵,人数已超过我们。”
王庆皱眉道。
他随即问报信的喽啰:“那梁山步兵的装备如何?是否整齐?”
“装备齐全,军容严整。”
喽啰答道。
“听见了吗?”
王庆瞪了眼诸位首领,“我们现在最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应对这一变局。”
"淮西诸位首领沉默不语,方才他们还大声叫嚷着自身兵力强于梁山,然而转眼间,局势反转,他们心头的底气已荡然无存。”
"寨主,"上官义忧虑地说,"梁山会不会在约定之地设下埋伏?也许他们正打算借会面之机加害寨主,进而吞并我们淮西。”
"此话未必属实,"李助坚定摇头,"东京赵大郎素来以诚信着称,梁山能有今日成就,正是因其言出必行。
若梁山真敢对寨主下手,之后必然威名受损,赵大郎绝不会做这般损人不利己之事。”
淮西军为梁山援军的到来心生畏惧,而梁山这边,赵言见到援军快速赶到,喜形于色。
原以为援军需至今晚或次日清晨方到,却未料来得如此迅捷。
赵言本就没打算与淮西军正面交锋,但多些军士,面对淮西王庆时便能更有把握施压。
原先仅两千马军让他忧心忡忡,如今多了五千步卒,他的信心顿时倍增。
梁山的许贯忠听闻此次敌人为淮西王庆,深恐赵言兵力不足,便...
立刻命鲁智深、孙安、徐宁与呼延灼四位首领,率四千步兵和千名骑兵,
星夜兼程赶往徐州增援。
“兄弟,听闻那王庆就在十数里外?”
鲁智深拍拍光秃秃的脑袋,“直说便是,咱该咋办?”
“这王庆竟敢劫我梁山的铁料,”
“今日定叫他有去无回!”
与其他人不同,孙安沉思片刻后劝道:“寨主,淮西虽抗朝廷,却也算同道中人。”
“若事态扩大,即便击溃王庆大军,杀了他,但淮西远隔千里,梁山鞭长莫及,难以得益。
反倒是朝廷少了一劲敌。”
“你的意思是……”
鲁智深不悦,“难道任由王庆劫掠,就此罢休?”
“生铁之事当然不可轻饶,”
赵言笑着接口,“但孙安所言也有道理。
王庆虽可恶,可他同样公开反宋,如今梁山已是朝廷的眼中钉。”
“无论如何,留着王庆,等于在淮西埋颗钉子,即便不能分其注意力,至少也让朝廷烦心。”
“真不打算动手了?”
**略显失落坐下,“本想此番下山好好厮杀一番。”
“我们暂时无意开战,”
赵言微笑道,“但王庆想轻易了结此事,怕也没那么容易。”
“说不定最终,还得再教训他一下,否则他不会老实。”
“如此甚好!”
鲁智深放声大笑,道:"兄弟,何须分什么大事小事?洒家全然不懂那些。
这些事,全凭你做主便是。
只求你能让我痛痛快快地杀一场就行。”
申时到来,到了约定时刻,赵言领着朱武、栾廷玉和李逵三人前往与淮西约定的地点。
身后还跟随了一千步兵,由鲁智深与孙安二人统领。
有了他们的步兵相助,梁山这边无需调动骑兵上阵或水军登岸。
秦明和史进二人已率两千骑兵守在寨门处,随时准备支援。
若赵言那边遇到状况,他们即刻率军出发。
其余四千步兵则由汴祥指挥,装备齐整,随时待命。
梁山水军同样未闲着。
尽管淮西在选定会面地点时刻意避开岸边,但双方会面之处距清河岸边仅约一里。
从清河的船只上即可清晰望见会面之地。
赵言等人抵达时,王庆早已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