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260章 胜仗

第260章 胜仗(1/3)

    段三娘也急道:“这次外出,我们只带了三千人,个个都是精锐,如今已损失六七百,若在此覆灭,回去如何交代!”

    “稍安勿躁。”

    杜壆站起稳住众人,“探子,梁山的大军离我们还有多远?”

    “全是骑兵,恐怕不用半天,他们就会赶到!”

    探子答道。

    杜壆脸色凝重,攥紧拳头:“此刻绝不能撤!”

    “为何?”

    段三娘不解,“两千多骑兵,即便人数相近,我们也只是步卒,正面交锋根本不是对手。”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贸然撤退!”

    杜壆冷静分析,“梁山的两千余人全是骑兵,若现在逃跑,只会陷入被动。

    我们必须先摸清对方动向,再做打算!”

    “两条腿再快,又怎能快过四条腿?”

    “此时若退,军心必乱,怕是真要全军覆没。”

    段三娘与柳元听罢,亦觉此言有理。

    梁山的骑兵离此处不过半天路程。

    即便立即放弃营寨,恐怕行不过十里八里,就会被梁山骑兵追上。

    一旦没了营寨阻挡,这两千多名步兵恐将如待宰的羔羊,任由梁山处置!

    “如今该怎么办?”

    段三娘急切问道,“总不能坐以待毙啊!”

    “早知道这样,当初得知货物来自梁山时,”

    柳元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就该马上撤兵。”

    “现在倒好,这几千人全被困住了。”

    他话中之意,显然对杜壆颇有怨言,认为不该提议留下。

    王庆手下的将领多因强行合并山寨而聚集,彼此关系不佳。

    杜壆是王庆最倚重的人,柳元自然对他心存嫉妒。

    平日不便多说,此刻情形,自然忍不住发泄不满。

    杜壆明白自己难辞其咎,未再辩解:“这次是我考虑不周。”

    “我万万没想到,梁山竟有这么多骑兵!”

    “这事不能全怪老杜,”

    段三娘开口道,“当时我们两人都同意留下。”

    “谁能料到,梁山竟然这么豪气,能一口气派出两千多骑兵!”

    淮西兵马震惊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王庆占山称王已有一年多。

    王庆攻打淮西,占领了两三座城池。

    如今他手下已有上万名精锐士兵,但马军加起来不过三百余。

    由于马匹珍贵,他舍不得用来组建马军,仅用于侦察和传递消息。

    杜壆思索后说道:“目前只能依赖营寨防守。

    梁山来的全是骑兵,强攻营寨并非其所长。

    我们一方面固守营寨,另一方面派人回禀寨主求援。”

    段三娘担忧地说:“我们和梁山都与朝廷对立,现在却先自相残杀,最终只会让那昏君获利。”

    柳元建议:“不如尝试从水路撤退?梁山的骑兵即便再多,也追不上顺流而下的江船。”

    杜壆摇头叹息:“我们现在还有两千余人,即便使用中型船只,至少也需要十艘以上;若是小渔船,则需百艘。

    可是清河已被我们阻断十多日,上下流域已知此地战事,商船都不敢靠近,渔民的小船也被我们征用殆尽,民众四散,上哪里找这么多船只?”

    柳元懊恼地嘟囔:“这下真是自掘坟墓,陷自己于绝境了。”

    清河水面狭窄,仅有二十丈左右宽。

    梁山的货船停在河道 ** ,离岸边不过十余丈的距离,淮西营寨的动态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杜壆献策,先是用渔船堵住清河,随后针对梁山货船下手,此计由他提出,即便心中不满,如今也只能默许。

    段三娘无奈地说道:“按老杜的意思办吧!老杜,你负责整顿营寨;柳元,挑几个可靠的人手,速回淮西报信。”

    杜壆和柳元领命后立即行动。

    …….

    清河宽度不过二十丈,梁山的货船虽位于河心,但距离岸边仅十余丈远,淮西营寨的一举一动,梁山方面看得分明。

    看到淮西军营正在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加固防御工事,张顺感到疑惑:“这群人究竟想做什么?难道是要跟我们耗到底?”

    阮小二摇头说:“这里是山东地界,是我们的地盘,再拖下去对我们不利。”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到:“张顺兄弟,是不是梁山援军到了?所以他们才忙着加固营寨?”

    张顺点头:“确实有可能,但若是梁山大军已至,他们为何不撤退,反而在此修整营寨?难道还有什么依仗或埋伏?”

    “有这个可能。”

    阮小二拍拍船帮,“得赶紧通知赵家兄弟,要是贸然增援却中了埋伏,山上损失惨重,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顺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对阮小二说:“二哥是水军的主心骨,不能离开。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