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247章 担忧

第247章 担忧(1/3)

    见董平已然远去,众仆役才争相上前,对老都管阿谀奉承。

    “滚开!若不是你们无能,事情怎会至此!”

    先前在董平面前唯唯诺诺的老都管,在仆役面前又恢复了威严,“若是你们刚才能制服董平,我今日又怎会如此狼狈!”

    “实在令人气愤至极……”

    “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未受过这般屈辱……”

    老都管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都留在此处,莫要离开!”

    “董平这次惹出这么大乱子,知州必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们就在此等候,等军士押解他出来时,再讨回公道!”

    “还是老都管考虑得周全啊!”

    “老都管所言甚是,董平此次惨败,知州大人绝不会轻饶!”

    “一会儿咱们定要好好羞辱于他,为老都管出气!”

    ……

    众仆役纷纷附和,表示要协助老都管报复董平。

    与此同时,董平进入知州府后,一如既往地来到慕容彦达书房外,

    “知州大人,末将董平前来请罪!”

    话音未落,这位双枪将已跪伏于地。

    慕容彦达虽言辞笃定,但其心中所思,外人难以揣测。

    若这位国舅执意即刻返京,追究他的罪责,也非毫无可能。

    因此,甫入院中,董平便收敛起对老都管时的傲慢姿态,诚惶诚恐地跪于书房门外请罪。

    与此同时,书房内,慕容彦达听闻来者竟是双枪将后,手中的毛笔骤然用力,在宣纸上留下一道深痕。

    他脸色瞬变,转为铁青。

    昨夜,哨探急报传至,称董平战败。

    据报,双枪将带去的两千青州禁军,竟有多半葬身清风山。

    慕容彦达初闻此讯,心中满是不信。

    两千余精锐对阵不过千的老弱残兵,竟会落败且损失惨重?此事匪夷所思。

    起初,慕容彦达派董平率军前往清风山,意在令双枪将惩戒宋江,以免宋江因取代晁盖成为寨主后过于嚣张,忘乎所以。

    然而不久,又有一名士兵前来详述清风山现状,慕容彦达这才确信,自己的头号将领不仅败北,还使青州守军折损严重。

    得知这一噩耗的当晚,慕容彦达彻夜难眠,思考着仅剩千余兵力如何应对梁山大军来袭时的选择:是坚守青州府城,还是另有他策。

    慕容彦达一夜未眠,天亮后仍犹豫不决。

    他在书房徘徊许久,思考是否该递交辞呈。

    慕容彦达整日愁眉不展,正在思虑之际,忽然听到门外董平跪拜的声音。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搅乱了他的思绪。

    “他还有脸回来!”

    慕容彦达怒不可遏,随手将桌上物品尽数扫落,一片狼藉中,砚台摔成两半。

    这块砚台是昔日驸马王都尉赠予他的,看着碎裂的器物,他虽有些惋惜,但也渐渐冷静下来。

    回想当初离京时,他曾向皇帝立誓要在青州有所作为,如今未满任期便匆匆返京,实在难以交代。

    更重要的是,妹妹身为宫中的贵妃,若因此事受人非议,整个家族都会蒙羞。

    慕容家的兴衰全系于妹妹一人身上,一旦她在宫中失势,家族也将随之衰落。

    权衡利弊后,慕容彦达的情绪稍缓。

    他注视着屋外的董平,心想区区千余官兵的损失并非不可接受,即便不是自家子弟,死则死矣。

    然而双枪将的失败,恐怕会让青州局势更加复杂,难以掌控。

    至于清风山的宋江,表面称臣,实则难以信任,青州的未来令人担忧。

    慕容彦达怎会真心信他?青州眼下空虚无备,若那宋江心生歹意,攻打青州并非难事。

    青州官府与富户聚敛之财,数以百万贯计,此等巨富,非多年为官者所能积累。

    慕容彦达对宋江毫无信任,即便宋江忠于朝廷,其麾下匪众难免有人觊觎这巨大财富。

    因此,青州急需一人震慑宋江,而此刻唯有跪在外头的董平可担此任。

    虽董平于清风山一战败于宋江,但慕容彦达听闻战报,知其败因在于过于急躁,轻视宋江,若能谨慎行事,先在山下扎营,逐步推进,即便未能攻克清风山,也不致惨败如斯。

    思虑周全后,慕容彦达拍拍脸颊,令自己神情缓和,才说:“进来吧!”

    门外的董平,听见声响时,心提到了嗓子眼,唯恐慕容彦达冲动问罪。

    若真如此,他恐怕不得不突围而出。

    董平非愚忠之人,不会坐以待毙。

    幸而,双枪将的惊惧并未持续太久,书房里便响起了慕容彦达的声音。

    无论如何,能够见到他就好。

    董平松了口气,起身步入书房。

    “知州大人,末将特来请罪!”

    双枪将刚一进门,便拱手鞠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