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84章 寻找线索

第184章 寻找线索(3/4)

    两人离开后,及时雨带着剩余的人直奔郓城县。

    此时郓城县内,正如宋江所料,因梁山四处追捕,张清和呼延灼被迫藏身于一客店内。

    呼延灼本想拜访知县,却被张清拦下。”

    呼延将军不了解山东的情况,”

    张清苦笑道,“各州府都惧梁山如虎。

    听说原先的郓城县令为了躲避梁山,特地到东京行贿换官职。

    郓城紧邻梁山水泊,那知县对梁山更是胆寒。

    我在东昌府时就听闻……”

    “郓城县令的管辖范围,不过郓城一地。”

    “超出此界,周围百姓已然不再听从官府号令。”

    说到这里,没羽箭面露无奈,叹道:

    “朝廷派军围剿梁山,又败了……”

    “我们若此时去见那郓城县令,即便他不将我们献给梁山,城中富户恐怕也会逼迫县令,将我们交出。”

    “想不到山东今日竟成这般模样,百姓如此无法无天。”

    呼延灼愤然说道。

    张清听了,忍不住答道:

    “这并非百姓之过。”

    “非百姓之过,难道是官府之过?”

    呼延灼语气中带着不满。

    张清沉默片刻后,终于直言:

    “呼延将军,您不知这两年山东百姓过的是何种生活。”

    随即,张清详细讲述了蔡京等人在山东推行的各项苛政:

    “打着青苗法的旗号,各州官吏勾结地方豪强,侵占贫苦百姓土地,众多百姓沦为佃农。

    另有不甘者投奔绿林,梁山壮大亦与官府脱不了干系。”

    “半年前河北遭遇水灾,朝廷未予赈济,灾民南迁,最终酿成瘟疫。”

    “各地官员为防瘟疫扩散,将灾民拒于城外……”

    “后来还是梁山,请来建康府的名医,”

    张清苦笑继续道,“为救治瘟疫,在北岸水泊旁设了临时营地。”

    “当时山东各地染疫百姓纷纷前往求治。”

    十八 **

    “前后总计约有十万多人前往梁山。”

    “其中超过半数得到了梁山的救助,许多人因此心存感激,选择留下。”

    “正是由于这个机会,梁山才得以迅速发展。”

    “可恨!这些无能的地方官员!”

    呼延灼气得脸色发青。

    “这件事,其实并非全是地方官的责任。”

    张清摇了摇头,

    “疫情爆发之前,灾民们都聚集在东平府境内。”

    “东平府太守急忙向朝廷请求援助,要求拨款和粮食用于救援。”

    “然而朝廷却完全置之不理,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大灾难。”

    “朝廷没有提供钱粮支持?”

    呼延灼惊讶地问,

    “我记得当时朝廷拨出了两百多贯银钱以及数万担粮食……”

    话未说完,

    呼延灼突然住了口,

    两人对视一眼,

    立刻明白了那些钱粮的下落,

    只是现在这样的身份,他们无法提及此事。

    “我们还要在这里躲多久?”

    呼延灼转而说道,

    “一直这样躲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再等两天吧。”

    没羽箭思索片刻后回答,

    “梁山找不到我们,要么放弃追捕,要么转向东昌府寻找线索。”

    “到时候我们再离开郓城县。”

    “可是,呼延将军,您已经有了明确的去处了吗?”

    “这……”

    呼延灼沉默良久,

    “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回到东京接受惩罚了。”

    “将军,如果您此刻回去,蔡相等人怎会轻易放过您?”

    张清急忙劝阻,

    “不如暂时不要回去,另想办法。”

    “事到如今,除了返回东京,我还能去哪里呢?”

    呼延灼无奈地说。

    “将军,您不如先跟我回东昌府看看。”

    没羽箭提议道,

    “到了那里,或许能找到熟人帮忙,在蔡相等人面前替您说话。”

    呼延灼沉思许久,

    最终只能点头同意,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见呼延灼点头应允,没羽箭心头一宽。

    他最怕的就是呼延灼执意要赶回东京,若是如此,呼延灼必定会遭到朝廷责罚,而自己的惩罚恐怕也不会轻。

    若悄悄回去,张清与东昌府太守的关系远没有董平和东平府太守间那般紧张。

    尽管此次损失了大半军马,但他相信东昌府太守定会设法将此事隐瞒下来。

    毕竟除了彼此良好的关系,东昌府能免受匪患困扰,全靠没羽箭的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