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76章 另攀高枝

第176章 另攀高枝(3/5)

    “粮食至少有五六十万石,”

    “至于药材、生铁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梁山上到底有多少人尚不清楚,”

    “但仅靠这些物资,就算被围攻十年八年,”

    “梁山恐怕也能撑下去。”

    “你说什么?梁山怎么会这么富足?”

    呼延灼震惊道,

    “两三百万贯银钱,五六十万石粮食,”

    “这几乎相当于富裕州府一两年的赋税了!”

    “梁山的财货从何而来?”

    “将军有所不知,”

    没羽箭苦笑道,

    “梁山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制盐和制糖的手艺,”

    “能把粗盐炼成洁白细腻的精盐,”

    “还能做出雪白如霜的白糖!”

    “这两种东西,寻常百姓家自然是难以承受。”

    “然而富贵之家对此极为热衷。”

    “自从那水泊四周的四个商镇设立以来,”

    “往来各地与梁山交易精盐、白糖的商队便络绎不绝,数不胜数。”

    “这才造就了梁山今日的富裕。”

    “原来如此。”

    呼延灼愤怒得咬紧牙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奸猾的商人,真是什么钱都敢赚!”

    “我当年在西军时,就常抓到偷偷与西夏做买卖的商人!”

    “将军,商人们视财如命,”

    没羽箭笑着说道,

    “梁山的精盐和白糖,只需转手就能获得十倍乃至二三十倍的利润,”

    “不仅是普通商人,就连地方上的大户也大多参与其中,甚至……”

    没羽箭说到这里,便停住了话头,神情显得欲言又止,显然此事另有深意。

    “甚至如何?”

    呼延灼追问一句后,心中突然有所触动。

    他想起从前在西军时,那些朝廷将领常常暗中让家丁假扮成商贩与西夏交易。

    而这片山东之地,如果精盐和白糖真能带来如此暴利,岂不是……

    “难道附近的州府官员也卷入其中了?”

    呼延灼压低声音问道。

    “将军所料不错,”

    没羽箭轻声叹息道,“据我所知,山东各州的官宦之家,”

    “胆小的只是派家人假扮商人,用自家的钱财与梁山交易,”

    “胆大的则直接挪用公款与梁山进行交易!”

    “你说什么?挪用?”

    呼延灼顿时惊呆了。

    “这些官员竟胆大妄为至此?”

    “他们难道不怕朝廷派人来查吗?”

    “将军切莫忘记,这精盐和白糖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没羽箭感叹道,“那些官员早已靠此获利颇丰。”

    即便朝廷派遣官员前来调查,他们只需拿出些许银两填补官仓亏空,再以部分贿赂上下官员,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山东各州的吏治竟已败坏到如此地步?

    呼延灼满脸难以置信,“将军,如今四海之内,哪里不是这般情形?正所谓上行下效,东京的大人们整日盼着地方进贡财物,地方官员为了升迁,自然要竭力搜刮百姓。”

    此言让呼延灼陷入沉思。

    他征战多年,深知如今朝廷内外已是乌烟瘴气。

    “难怪此次朝廷旨意下达,那些地方官员竟敢派遣老弱病残充数。”

    呼延灼愤慨道。

    “将军误会他们了。”

    没羽箭笑着解释,“梁山虽财源丰厚,但地方官员怎敢公然违抗朝廷旨意?况且这次围剿梁山,是由蔡相等人主导。”

    “可这……”

    呼延灼疑惑地皱眉。

    “将军,山东不同于开封。”

    张清苦笑道,“去年因朝廷强行推行青苗法,已在民间激起民怨,民心浮动。

    如今梁山带头 ** ,各地盗匪蜂起。”

    “实力雄厚的州府还能勉强平叛,那些弱小的州府,有些甚至已被绿林包围。

    一众官员平日里连城门都不敢出,唯恐遭遇劫掠。”

    呼延灼叹息一声,“我在京中时,蔡相等人从不提及此事。”

    “他们只关心每年的赋税收入,哪有闲暇顾及其他?”

    张清冷嘲热讽,“当今天下的乱象,皆因他们而起!”

    “罢了,这些话莫再提起。”

    呼延灼严厉地瞪了没羽箭一眼。

    “今日之事,我听见尚且无妨,”

    “若让旁人得知,”

    “你以为林冲的遭遇对你而言算得了什么?”

    此次征讨梁山,呼延灼虽为主帅,但他麾下士兵多是从东京禁军中挑选,许多低级 ** 也来自原禁军编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