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75章 旗开得胜

第175章 旗开得胜(1/3)

    “你们还敢顽抗,分明与那些清风山贼寇同伙!”

    “大家再加把劲,将这些贼人尽数斩杀!”

    “拿他们的首级去向知州邀功!”

    寥寥数语,

    官兵士气高涨,

    而俘虏营中顿时混乱一片。

    众人原是追随吴用三人对抗官兵,

    盼着内外合力击败官兵,

    为自己寻一条活路。

    清风山一役惨败,军营中的吴用、公孙胜以及雷横不知所踪,幸存的绿林豪杰与百姓们士气全无。

    他们一面暗骂清风山靠不住,一面各自逃散,寻找生机。

    然而,官军已将此地团团围住,若众人能齐心协力,或许还能突围而出。

    可眼下各自逃窜,不过多久便会逐一被擒,最终难逃刀枪之祸。

    与此同时,董平率部追击溃退的敌人,直奔清风山。

    此次,晁盖记取了二龙山的教训,山寨内安排了可靠的人手留守。

    待他与李忠、朱仝退回营寨后,便果断下令关闭寨门。

    “大王!我们还没进寨呢!”

    “官军马上就到了,快开门呀!”

    “开门救命啊!”

    寨门外,喽啰们跪地哀求,晁盖虽有恻隐之心,但想起二龙山的前车之鉴——当时便是因敌军趁乱混入而吃了大亏,只好硬起心肠喊道:“寨门已闭,你们若想活命,速离寨门,潜入林中,切勿滞留!”

    眼见追兵渐近,寨门却始终紧闭,被拒之门外的喽啰们只得听从吩咐,四散奔逃,钻入附近的密林之中。

    董平赶到时,并未派兵追击,而是驻扎于寨门前,迟疑着是否应发起强攻。

    他之所以犹豫,实属无奈。

    此时梁山与官军尚未正式交锋,贸然行动恐生变数。

    青州传来剿灭清风山的消息后,董平恐怕难以避免地要带领人马前往济州,加入朝廷大军攻打梁山。

    对于董平和青州而言,此时清风山的匪寇确实不宜立即剿灭。

    然而,放任晁盖逍遥法外又让董平难以接受。

    晁盖不仅是清风山的首领,还是劫走蔡京寿礼的罪魁祸首,即便传言他并未真正得手,但此事本身已成定局。

    若能斩杀晁盖,将首级献给蔡京,董平或许能得到重赏,甚至有望调任东京禁军。

    想到这里,他热血沸腾,立刻命令士兵进攻山寨。

    然而,转念之间,他便后悔了。

    此次随行的近千名官兵,在狭窄的山谷中行动受限,根本无法全力冲锋。

    更糟糕的是,清风山寨内隐藏着大批弓箭手,一旦官兵靠近,便会被密集的箭雨击退。

    片刻之间,已有上百人伤亡。

    董平连续尝试多次,每次都被弓箭逼退。

    原来,小李广花荣上山后,训练出两百多名弓箭手。

    之前清风山夜袭官军时,这些弓箭手在近战中作用不大,晁盖便将他们留在山上守卫。

    多亏如此,

    靠着手下弓箭手的努力,以及数月积累的箭矢,总算击退了青州官军的进攻。

    ……

    此时,眼见官军损失惨重,不少将领纷纷向董平抱怨:“统制大人,清风寨地势险要,没有攻城器械根本无法攻下。

    再这么打下去,伤亡恐怕会过半,到时怎么向知州交代?”

    听到将领们的怯战之言,董平本欲发怒,但听到最后一句“如何向知州大人交代”

    ,原本想斩杀晁盖献给蔡京邀功的想法瞬间冷却。

    如今看来,短时间内攻下清风山实属不易。

    若再持续损兵折将,还未等他去见蔡京,恐怕慕容彦达就容不下他了。

    思及此,董平只能不甘心地下令撤军。

    ……

    清风山营寨中,眼见官军撤退,晁盖、李忠和朱仝终于松了一口气。

    “听说这董平不过一战就败给了梁山,我还以为他很好对付呢,”

    打虎将苦笑,“没想到他如此棘手,差点让我们全军覆没。”

    “梁山兵强马壮,我们清风山怎能与之相比,”

    刚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朱仝语气也轻松了些,“更何况董平是山东一带有名的猛将,咱们败在他的手上并不丢脸。”

    晁盖虽感激梁山的帮助,对赵言极为钦佩,但身为一寨之主,听到朱仝直言清风山难敌梁山,心中难免有些不悦。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他也无计可施。

    “我们虽侥幸退回山寨,但不知学究先生那边情况如何。”

    晁盖满心忧虑,“但愿那三位兄弟一切安好。”

    李忠宽慰他,“大哥不必担心。

    先生足智多谋,雷横与公孙道长更是武艺超群,他们定能安然无恙。”

    朱仝建议道:“天王,我们还是先派探子去盯紧官军的动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