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四面水域,皆被茂密的芦苇遮掩,难辨路径。
迷宫内不仅有水路,还有梁山水军藏身其中,严密监控。
每处迷宫仅一条通向梁山的正确水路,稍有偏差,不是被困,便是落入伏兵。
宋江驾舟入迷宫,仔细观察四周,欲记住水路走向。
花小妹与兄长花荣谈笑时,发现宋江正专注打量环境,笑问是否意在探查水路。
宋江忙否认,称只是欣赏水景。
花荣责怪妹妹失礼,但花小妹冷笑回应,提醒水路常变,赵寨主早有安排,定期调整路线。
宋押司暗自记着眼前水路路径,“日后若再经过,或许会迷路。”
“什么?!”
宋江瞬间怔住。
费尽周折记住的路线,竟毫无用处。
东京的赵大郎心思太过缜密,连梁山的水路都设下重重防范。
花小妹的话让他打消了记录路线的念头。
无奈地坐在船上,看着小舟在芦苇间穿梭,许久才离开这片水泽。
水草芦苇突然隐去,宋江眼前顿觉开阔。
前方湖水泛着粼粼波光,一座巨岛映入眼帘。
岛上山势险峻,林木茂盛,遥望不见边际。
“此乃梁山!”
宋江满心惊叹。
虽生于郓城,长于水泊旁,却从未亲见这般景致。
此刻目睹梁山雄伟壮丽,他心中豪情顿生:
“此地实为成就大业之地!可惜先后落入鼠目寸光的王伦与野心勃勃的赵大郎手中。
若由我掌管,不出几年必能壮大势力,逼朝廷招安授爵。”
宋公明默默思索着心中的宏图大志,而一旁的小李广花荣则惊讶地望着眼前的浩瀚水泊。
尽管早已听闻梁山水泊的威名,但这是他首次亲眼目睹如此庞大的岛屿。
“难怪梁山能够发展至此规模,”
花荣不禁感慨,“水泊梁山果然是一块宝地!”
“兄长,梁山今日的局面并非仅凭地利,”
花小妹开口说道,“一年前,这梁山还由白衣秀士王伦掌控。”
“那时,这世上又有几人知道梁山的名字?”
她继续道,“直至赵寨主接管水泊,梁山才逐渐显现出今日的气势。”
宋江正思索如何让花小妹成为自己的内应,却未察觉花小妹内心所想——如何说服兄长脱离宋江,加入梁山。
怀着这样的念头,她对赵言极尽赞美之词:
“王伦盘踞水泊时,梁山上兵力不足千人,将领寥寥无几。
即便如此,他还猜忌林冲这位英雄,处处刁难。”
“自从赵寨主上山半年以来,如今梁山已有六七万军民,三四十位头领。
不仅粮草充足,装备齐整,连骑兵队伍也日益壮大。”
花小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梁山的优点,一旁的花荣满面笑容,宠溺地看着妹妹。
这对兄妹从小失去双亲,花小妹一直依靠花荣的呵护成长,花荣视她如己出。
此刻见妹妹容光焕发,精神状态远胜从前在清风寨之时,他心中倍感欣慰,深信当初带妹妹上梁山的决定是对的。
赤发鬼刘唐对梁山水泊已不陌生,他早年曾为避官府追捕登临此地。
如今故地重游,心境却大不相同。
从前是受梁山救助,如今则是投桃报李。
刘唐暗自发誓,要借此良机回报赵寨主当年恩情。
然而,思绪未完,小船突然剧烈晃动,令刘唐心神大震。
作为旱鸭子的他紧张万分,连忙抓紧船舷。
花荣指着前方说道:“兄长,金沙滩到了。
因其沙质金黄,故得此名。”
他望向繁忙的码头,不由点头称赞。
然而,就在此时,众人发现码头上站着一位魁梧男子,手持狼牙棒,气势汹汹。
此人正是霹雳火秦明。
宋江见状,脸色煞白,额冒冷汗。
“公明哥哥,接下来如何是好?”
小李广焦急询问。
宴席正酣,有人被派去乔装成霹雳火,前往青州 ** 。
若非梁山及时出手,秦明一家恐怕早已命丧青州知州慕容彦达之手。
自此,霹雳火与宋江结下深仇。
即便在清风山,宋江本无需惧怕霹雳火,那是他的地盘,自有应对之策。
然而此时身处梁山,且秦明为梁山首领之一,二人相遇,宋江顿时慌乱,“这该如何是好?”
花荣一时无计,只能望向妹妹,“妹妹,赵寨主此举何意?为何秦统制会在此?”
疑惑之际,刘唐直言猜测:“莫非赵寨主想让秦统制报青州之仇?”
花荣急忙摇头,“当日赵寨主承诺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