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36章 四处奔逃

第136章 四处奔逃(3/4)



    慕容彦达扫视着一众青州将领,略显犹豫。

    这时,双枪将猛然扬起手中长枪,枪尖上的血迹因动作甩出,洒落在众人面前,“若有不服者,尽可站出,我愿与其分说!”

    董平一脸凶悍,让青州将领们不禁后退,彼此对望许久,竟无人敢发声。

    这一幕落入慕容彦达眼中,使他想起昔日秦明在时的情景——霹雳火同样震慑过这些部下。

    显然,这样的猛将更能让这些军户信服。

    思索间,慕容彦达点头认可,“既然无人反对,本官便履行诺言。

    自今日起,董平接任青州指挥司统制之职。”

    “多谢大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双枪将俯身拜谢。

    其他将领见局势已定,加之畏惧董平的手段,只能随之下拜附和。

    随后,不明 ** 的军士们也被带动,齐齐跪下。

    至此,董平正式成为青州指挥司统制。

    ……

    虽有水泊战败的经历,但在短短几日内,他不仅未受责罚,反而连升一级。

    这般际遇,实属罕见。

    欲成司统制之职,董平尚不知需立何等功绩。

    双枪将对此满怀期许,而青州知州慕容彦达亦对董平甚为赏识,对其宠信之深,甚至超过了昔日的秦明。

    秦明虽武艺出众,却性情暴躁,外貌粗犷,常与慕容彦达发生争执。

    相较之下,董平仪表堂堂,武艺超群,故有“英勇双枪将、**万户侯”

    的美誉。

    自水泊兵败逃至东平府后,董平收敛了部分冲动脾性。

    加之慕容彦达乃当朝皇贵妃之兄,董平对他愈发恭敬谦和,这种态度反而赢得了慕容彦达更多的青睐。

    校场比试结束后,慕容彦达特意设宴款待董平。

    席间几杯薄酒之后,见董平对军事部署侃侃而谈,慕容彦达虽感满意,却又提及蔡京来信中的建议:“按蔡相所言,待朝廷调集大军围剿梁山时,青州亦需派兵协助。

    今 ** 已见识了青州兵力,若我将此军权交予你,由你领兵攻打梁山,你以为如何?”

    “攻打梁山?”

    董平闻言愣住,他怎料到自己刚从梁山水泊败退,原以为逃至此处可暂避风头,谁知慕容彦达竟又要逼他直面险境?

    “大人,”

    董平谨慎答道,“梁山势力不小,水泊中能战之士至少万余。

    此事绝非易事。”

    三五万官兵或可应对,还需水军协同。

    单凭八百里水泊已成天堑,更别说济州、郓州之地,因梁山诛豪强、分田地,不少村民受其恩惠,若大军压境,恐与梁山暗通声气,需防备此节。

    慕容彦达闻言皱眉,注视董平良久,质疑道:“莫非战败让你惧怕梁山,故而言辞推托?”

    董平连忙跪拜:“末将虽败,承蒙知州大人不弃任用,岂敢欺瞒!梁山实难对付,我已详细禀报近半年来的状况。”

    慕容彦达叹道:“不过是一群匪徒,竟如此棘手?”

    董平解释:“青州距梁山水泊数百里,您未必尽知其事。

    梁山水泊戒备森严,我派多人探查均无果,只知岸边军民近万,湖内更是重地,驻民至少六七万,士兵装备与训练远胜厢军,与禁军相较亦毫不逊色。”

    六百七十六章 董平献策

    慕容彦达抚须沉思,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个夜晚。

    那时,“假秦明”

    带领贼众在青州城外劫掠,放火肆虐,城下百姓惨遭屠戮,四处奔逃,哀号连连。

    慕容彦达虽曾下令出击,可那些官军将领却被吓得魂飞魄散,找借口拖延,竟无一人敢主动迎敌。

    情急之下,他不得不将秦明的家眷押至城楼,企图以此震慑贼寇。

    然而,梁山的首领——东京赵大郎及时赶到,只片刻工夫便击溃贼众。

    不但所有喽啰溃不成军,连“假秦明”

    也被当场斩杀,其尸首更被抛掷至城下。

    回想起来,梁山士卒的战斗力远超厢军,即便与青州府的禁军相比,亦毫不逊色。

    慕容彦达顿时醒悟,董平之前的话恐怕并非夸大,反而是有意淡化了梁山的实力。

    “话虽如此,”

    慕容彦达叹息一声,“但此事关乎蔡相的命令,我纵然贵为贵妃之兄,终究也不过是臣子罢了。”

    董平略作沉吟,低声说道:“蔡相之意,是要大人领兵征讨梁山……”

    “若此刻青州正遭贼寇侵扰,”

    “这青州兵力,难道不该用来对付附近的乱匪吗?”

    “此计甚妙!”

    慕容彦达精神一振,

    “只是这贼寇……”

    “知州大人莫非忘了吗?清风山中就盘踞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