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30章 定罪

第130章 定罪(2/4)

为作为读书人屈居于宦官门下有失体面。

    但他没料到,由于童贯的身份,投靠他的文官并不多,更别说像他这样的进士。

    在童贯的支持下,程万里终于感受到快速升迁的滋味。

    仅数年间,他便由七八品的小官跃升为手握一府生杀大权的州府太守。

    成为实权官员后,程万里虽未忘初心,一心为民谋福祉,竭力改善民生,却因投身童贯门下而渐感身不由己。”

    恩相”

    童贯屡次逼迫他向东京进贡财宝,令他左右为难。

    尽管内心挣扎,程万里始终不愿过分盘剥底层民众,转而向府城富商征缴款项。

    然而,此举终究败露,激起民愤。

    面对百姓指责,程万里面露苦色辩解:“本官并非 ** 。”

    但众人怒吼不息,其言辞在汹涌民意中几近无声。

    此刻,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已然破灭。

    眼前的商贩们,

    不正是他治理下的子民吗?

    他先前声称替百姓谋福利的行为,

    如今看来,

    不过是个讽刺,

    是他自己 ** 自己罢了!

    “程太守,”

    高粱眉头紧锁,

    “我听闻,您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财富。”

    “为何还要向这些商贩索取财物?”

    程万里并非贪财之人,

    这是程婉儿亲口告知高粱的!

    高粱相信那位温婉的姑娘,

    不会在这事上撒谎。

    如此一来,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程万里是虚伪的伪善者,

    一面收受贿赂,

    一面在家人面前装出廉洁的模样;

    二是另有隐情。

    高粱更倾向于后者,

    因从梁山收到的消息显示,

    这位程太守的确为济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我……”

    程万里愣住片刻,

    随后苦笑着说道,

    “如今提及这些又有何意义?”

    “既然我索贿属实,就请梁山首领处置吧!”

    “唯有一事相求,”

    “听闻梁山审案,鲜少牵连家属。”

    “我虽曾向商贩索取财物,但家中老妻与女儿从未沾染分毫。”

    “程大人,”

    高粱皱眉道,

    “有些事,您或许理解错了。”

    “理解错?”

    程万里猛然一惊,

    “莫非梁山不牵连家属的说法是假的?”

    “此话自然不假,”

    高粱严肃道,

    “但还有另一点,程大人您并未弄清。”

    “据我查实,您从商贩处所得财物,

    总计约二十万贯,

    此外还有大量丝绸、玉石及珍贵药材。”

    “梁山审理案件时,

    特别是惩治 ** 官员,”

    程太守被捕

    "事到如今,再多解释也无用了。”

    程万里长叹一声,选择了沉默。

    即便童贯是位权臣,甚至逼迫他运送大量金银至东京,但对他个人而言,这并非全然坏事。

    自从依附童贯以来,他的仕途一路顺遂,这足以说明一切。

    程万里心中感激童贯的提携,自然不愿意背叛他。

    "梁山的大王,太守已经认罪,恳请您主持公道!"十几个商贩齐齐跪下请求。

    高粱首次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本以为程万里是一位清廉的官员,谁料 ** 竟如此。

    而且她与程婉儿在梁山上关系甚好,若今日惩治其父,将来如何面对姐妹?

    然而想起下山前赵言和三位军师的叮嘱——绝不可失信于民,高粱最终咬牙决定。

    "来人!将程太守拘押入狱,待查明赃款流向后再定罪!"

    两名梁山士兵立刻行动,将程万里押至太守府的地牢。

    "多谢女大王!"商人们见状纷纷叩谢。

    围观的百姓们看着昔日威风凛凛的程太守如今落魄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程万里虽然向商户索取财物,却从未亏待过百姓,此刻大家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是以另一种方式保护着他们。

    程太守刚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因一场误会,不少民众曾对他的举措产生不满,但在冷静后,大家忆起他诸多善政,逐渐散去,私下议论纷纷。

    高粱审视着聚集的商户,语气平静但带着威严:“诸位先回去吧,日后有事,我会派人通知。”

    商户们点头称是,其中一位机敏者上前一步,恭敬地说:“程大人英明,我愿贡献百石粮食支援梁山。”

    另一人紧随其后,“我也愿意,献上五百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