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上白玉京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黄神

第一百九十六章 黄神(1/2)

    翠云峰上清宫的人马走了九成九,只是象征性地留下了一百人左右,维持表面上的秩序。

    原本被软禁监视的幸存者相当于直接无罪开释,恢复自由。

    看来魏无极果真要孤注一掷地执行大贤良师的命令了。

    李青霄本意上不想参与,可北落师门下达的任务又逼着他去凑这个热闹。不过李青霄和陈玉书没有第一时间离开上清宫,而是趁着上清宫守备薄弱,偷偷潜入了一处藏书室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情报工作要搞好,李青霄和陈玉书都想知道北邙山治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道君皇帝为什么选择对北邙山治动手而不是其他治?

    李青霄认为北邙山治肯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特殊之处,恐怕不仅仅是暗中炼丹那么简单。而大贤良师的反应更让李青霄坚定了这种猜测。

    从云治头被杀到魏无极平叛,其实也就几天的时间,包括张魏奂在内,都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这间藏书室基本保持了原样。

    李青霄和陈玉书发现,这里存在大量标注着“禁书”二字的藏书。

    看来太平教还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思想管控,除了太平教允许的各种官方书籍,其他书籍都要被禁止,甚至太平教的道士也不得阅读“禁书”,只有极少数太平教高层算是例外。那么太平教上下除了大贤良师之外,便不知其他。

    不过出于各种考量,禁书一般都会留下一份。比如当年祖龙焚书坑儒,所焚之书也是留有副本,只是禁止在民间流通而已。

    北邙山治看来也不例外,各种禁书都留有副本,被收藏在上清宫中。

    道门在这方面倒是相对开放,没有那么多限制,只要不是公然反对道门,都不会被禁止。

    李青霄看到一卷《太平要术》,同样被标注了“禁书”,不由大感奇怪。

    “‘太平要术’是太平道的根本经典,怎么会被标注禁书?难不成是太平教否定古太平道?”

    说话间,李青霄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太平要术》。

    陈玉书也凑了过来,两人开始一起翻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就品出不对味了。

    这本《太平要术》没有记载半点修炼之法,倒更像是一本故事书,就如圣廷的圣典,记载了各种神明显灵的故事。

    所不同的是,圣廷的圣典赞颂他们的神,而这本所谓的《太平要术》则记载了一个黄神——天帝又称黄神,可这里记载的黄神显然不是天帝,正如天外异客“长生天”并不是萨满教的至高神灵长生天。

    这个黄神肯定与“黄天”“黄天上神”大有关系。

    在人间主世界,关于古太平道的历史,道门已经给出了官方定性,仅仅是“起义”二字便肯定了其正义性。

    可在太平教这里,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说是初代大贤良师张角梦中遇到了一名黄衣老者,自称黄神。

    这位黄神自云是开天辟地之祖,又说天帝和太上俱是他的晚辈,受他的命令下凡点化世人,才有了黄老之道,玄门之道便是黄神之道。

    如今大沛朝廷残虐,依仗“苍天”胡作非为,百姓不堪重负,他便任命张角为天公将军,推翻大沛,开创太平盛世,自此之后,世无饥寒,国无病灾,人人平等,此乃“致太平”之道。

    张角便问如何才能杀死“苍天”。

    黄神言道:人间纪年以一甲子为一个轮回,从甲子年开始,到癸亥年结束,刚好六十年。所以张角要在一个轮回之际,以三十六治为阵眼,布下大阵,然后黄神化身便可以降世,协助张角击败苍天。

    接下来便是张角如何创立古太平道,又是如何病死。

    其实这在人间主世界的史学界是一桩悬案,作为大贤良师,怎么会病死呢?主流观点都是认为张角遭遇儒门高手,死于斗法。

    不过争议还是很大,如果是儒门之人击杀了大贤良师,那么肯定不会藏着掖着,要大肆宣扬,没有功劳都要往自己身上揽,更不必说本就有的功劳,真当儒门之人不慕荣利吗?

    可偏偏儒门之人对此讳莫如深,这不免让人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过这本禁书中给出了答案,张角并非死于儒门高人之手,而是死于黄神的降罚。

    李青霄忍不住心想:“真是大逆不道。”

    毕竟李家就是太平道出身,还是这杆大旗的扛旗之人,现在太平教否定了太平大起义的合法性,把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改成什么黄神启示,格局一下子就下去了,李青霄作为太平道的道士,当然会不满意。

    可李青霄又不得不承认,这套说法在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毕竟古太平道召唤“黄天”是真,大贤良师张角暴毙也是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关系,说张角死于“黄天”的反噬,是说得通的。

    于是李青霄望向陈玉书:“你怎么看?”

    陈玉书也有些震惊:“首先可以确定一点,这里提到的‘黄神’肯定不是天帝,大概率是‘黄天’冒名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