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上白玉京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公将军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公将军(1/2)

    就在尸潮爆发的三个时辰后,太平教终于得到了消息。

    说起来也是讽刺,太平教得到的不是北邙山治遇袭的消息,而是北邙山治爆发大规模尸潮的消息。

    所以太平教误以为是炼尸计划出现变故导致的失控,其高层做出了一个九成九的官僚都会做的决策——捂盖子。

    偌大的北邙山,漫山遍野的僵尸,怎么捂盖子?

    当然是直接动用大规模法术,全部毁掉,僵尸连同幸存者一起,统统毁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幸存者也是知情者。

    于是太平教出动了大量的飞舟——这是黄天上神的恩赐。

    黄天上神则是复刻了道门的飞舟,又做了一些改头换面,就变成自家的东西了。

    道门的飞舟有五个等级。

    最高等级名为“应龙”,长有百余丈,如同一座空中岛屿,飞行时投在地面上的阴影遮天蔽日,装备巨炮,屠城灭地。

    第二个等级名为“紫蛟”,长度和宽度都只有“应龙”的一半,装备重炮,速度极快,主要是护航、作战、运兵。

    第三个等级名为“黄螭”,装备少量火器,载重量很大,速度较慢,负责运送货物。

    第四个等级名为“白鲤”,体型臃肿,速度最慢,负责载人。

    第五个等级是小型飞舟,有“鹤舟”和“剑舟”之分。

    “鹤舟”形似振翅高飞的仙鹤,因此得名,通常只能搭载两三个人,其主要职能除了侦查之外,就是居高临下地投放“凤眼”系列轰炸地面目标。因为“鹤舟”体积较小,无法长距离飞行,所以一般会搭载在“应龙”上面,被“应龙”运送至指定地点后,从“应龙”的甲板上起飞,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应龙”。

    “鹤舟”已经足够剑走偏锋,“剑舟”则比“鹤舟”还要剑走偏锋,顾名思义,如同一把巨剑,“剑舟”只能搭载一个人,其作用也不再是投放“凤眼”,而是以飞舟本身进行攻击,类似变种的巨型飞剑。

    太平教没有能力建造前四个等级的飞舟,只是建造了大量的小型飞舟,太平教称之为“飞燕”。

    雁群一般的黑色飞舟黑压压地掠过天幕,在地面上投下大面积的斑驳阴影,呼啸着扑向北邙山治。

    火药就是道士们发明的,是炼丹的副产物。

    这些“飞燕”携带了大量的烈性火药,要将偌大的北邙山治化作一片火海。

    虽然不是大贤良师亲临,但派出了人公将军魏无极亲自领兵。

    在太平教,最高军事领袖就是三公将军,其中相当于三军统帅的天公将军由大贤良师亲自兼任。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则是副手,张魏奂就曾担任人公将军。一旦天公将军缺位,一般就由地公将军或者人公将军递补,双方是竞争关系。

    上一代大贤良师去世时,竞争者就是时任地公将军的现任大贤良师和时任人公将军的张魏奂。

    从辈分上来说,这位新任人公将军魏无极其实是张魏奂的师侄辈。

    尸潮爆发后的第五个时辰,第一艘“飞燕”抵达了北邙山治的上空,发现尸潮正在攻打翠云峰上清宫,不过他也紧接着发现了不对,因为正在抵抗尸潮的并非太平教道士,而是一群古怪的黑袍人。

    只是不等他向后方传讯,就已经被张魏奂出手击落。

    不过紧接着是越来越多的“飞燕”抵达北邙山治的上空,开始对北邙山治三十二峰开始无差别轰炸。

    无论是黑袍人,还是尸潮,都遭受了猛烈打击。

    张魏奂不得不率领残余势力退往北邙山深处,借助山势的掩护,躲避太平教的无差别攻击。

    在狂轰滥炸半个时辰之后,“飞燕”携带的火雷耗尽,开始大规模返航。不过人公将军率领的地面部队已经开进了北邙山治。

    此时人公将军魏无极敏锐察觉到北邙山治遇袭的真相,所以魏无极立刻改变了口径,这不再是一次秘密行动,北邙山治爆发尸潮系非法结社势力所为,北邙山治遭受了重大打击,此为无可争议之叛乱行为,平叛刻不容缓,大军即至,诛罚必申。

    太平教这次集合了三个方的兵力,由人公将军魏无极亲自指挥,很快便清空了通往翠云峰的道路,魏无极也出现在上清宫中。

    此时的上清宫内外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僵尸道士的尸体,他们生前曾是北邙山治的道士。

    许多太平教道士正在清理尸体,将其拖走,堆放在一起,然后以桃木起火焚之。

    魏无极跨过地上的尸体,走进了上清宫大殿。

    殿门两侧是头戴黄巾的黄巾军士兵,神态严肃,见到魏无极之后,纷纷行礼。

    太平教分为教、军两套体系。

    道士的最高领袖是大贤良师,黄巾军的最高领袖是天公将军,将两个职位集于一身才算是太平教的最高领袖。

    道士体系,大贤良师之下是诸位治头大祭酒,每位治头大祭酒负责一治。

    黄巾军体系,三公将军之下是诸位渠帅,每位渠帅负责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