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方佳同样敏锐地捕捉到了李艳模型中的关键信息。他暂时搁置了对网络构建细节的追问,思绪瞬间被拉回了现实战场——那些被虫族冲击波扭曲力场撕裂的战舰,那些在精神污染下陷入疯狂的士兵。
“凯洛斯阁下,”他的意念带着军人特有的紧迫感,“这种‘集体意识屏障’和动态调谐机制,是否能在个体遭受剧烈精神冲击的瞬间,由网络提供即时的‘净化’和‘稳定’支持?类似于…战场急救?” 他想到了那些被“深渊回响”或虫族精神攻击命中的前线战士,如果有这样一个微型网络能在瞬间分担冲击、稳定心神,那将是巨大的生存保障。
“原理…相通…”凯洛斯肯定道,“但…个体…瞬间…冲击…与…持续…污染…不同…需要…更…精准…的…‘共鸣…锚点’…与…更…快速…的…响应…阈值…调整…” 他传递了一个小规模节点网络在模拟训练中,瞬间稳定某个遭受“模拟精神冲击”节点的动态过程,其速度和精确度如同精密的手术刀。
孔方佳和李艳的目光在空中(或者说,在意识感知中)交汇,无需言语,他们同时意识到了下一步的关键:必须将智械文明在物质与信息边界上的技术——尤其是其可能带来的超高速运算、精准控制以及信息实体化的能力——纳入这个正在成形的、融合了四大文明智慧的终极防御与协同蓝图之中。
智械的“拼图”,将决定这宏伟构想能否从理论模型变为实战的坚盾与利矛。孔方佳心中的希望之火燃烧得更加炽烈,却也更加凝重,因为他深知,距离最终的目标越近,需要克服的融合风险与技术深渊也就越深不可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