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在孔方佳身后,晶板上同样在飞速记录着这关键的理论突破。她的专业神经同样被点燃,钛岩文明展示的共振操控,其精确度和能量效率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不同于孔方佳纯粹的兴奋,一种更深层的忧虑在她心底盘旋。
她快速在晶板上标注:“弦面共振理论可行!但核心难点:1.如何精确测量并模拟目标弦面固有频率?现有‘弦面之眼’感知精度是否足够?2.共振诱导的临界点控制——过犹不及,引发连锁坍缩风险几何级数上升!3.能量文明频率感知+银翼生物神经直连+钛岩共振操控——三重技术融合的协同稳定性建模亟待解决。风险叠加!”这份忧虑如同熔炉深处翻腾的暗流,与眼前炽热的希望之光交织在一起。
孔方佳深吸了一口灼热、充满金属粉尘的空气,肺部感到一阵刺痛,但这丝毫无法冷却他沸腾的思绪。他看向磐岩·锻锤,眼中充满了感激与对知识的渴望:“大地工匠,您的技艺与智慧,如同这‘锻星之砧’本身,为人类敲开了又一道技术之门!这‘共振之音’的理念,价值无可估量!不知关于频率探测的精度极限,以及共振能量传递的微观模型,贵族是否……”
磐岩·锻锤抬起厚重的岩石手臂,缓缓摆动了一下,液态金属关节发出沉重的摩擦声。“频率…之秘…在于…聆听…大地…星辰…乃至…真空…低语…”他胸口的振动膜发出深沉而悠长的共鸣音,仿佛在诠释着宇宙的某种本质,“具体…参数…如同…熔炉…火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他停顿了一下,巨大的身躯转向那翻滚的熔融金属池,“我们…可以…展示…一次…深层…共振…剥离…过程…或许…对…阁下…感知…其…韵律…有所…裨益…”
“感激不尽!”孔方佳立刻示意李艳准备好所有的场域记录和微观震动传感器。两人全神贯注,如同最虔诚的学徒,凝视着磐岩·锻锤走向一块体积更大、结构异常复杂的暗紫色星核合金。
工匠庞大的身躯站定,颈部岩石结构开始以肉眼可见的幅度高频微震,一种远比之前低沉、却蕴含着更强大穿透力的嗡鸣声响起,直接作用于空间本身,连空气都泛起肉眼可见的、层层叠叠的涟漪。
那坚硬的星核合金表面,瞬间不再是涟漪,而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般剧烈波动起来!内部的杂质和不同相态的结构层,在精确共振频率的筛选下,如同被无形之手剥离的洋葱皮,一层层自行碎裂、分离、化为齑粉飘落,最终只剩下核心处最纯净、能量波动最均匀的精华部分悬浮在空中!
孔方佳和李艳的晶板再次被海量的震动频谱数据和场域畸变信息淹没。孔方佳闭上一只眼睛,仅用能量文明赋予他的频率感知去“触摸”那弥漫在空间中的、撼动物质根基的共振之歌,每一个微小的频率变化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他的灵魂深处。
李艳则紧盯着传感器传回的微观结构变化图谱,记录着共振能量传递的效率与边界效应,那精妙的控制力让她感到窒息般的震撼,同时也让她的风险评估模型疯狂运转。
演示结束,熔炉大厅内只剩下熔岩翻滚的咆哮声和高温空气的嘶鸣。磐岩·锻锤收回力量,体表光泽略显暗淡,显然这次深层共振消耗巨大。“这…便是…我们…聆听…与…回应…大地…的方式…”
孔方佳郑重抚胸,深深鞠躬:“大地工匠,钛岩文明的智慧与力量,人类永志不忘!这份关于‘共振之音’的启示,我们将竭尽全力去理解、去应用,为了秩序之环的光辉!”他手中的晶板滚烫,里面不仅承载着数据,更烙印着来自熔炉核心的、足以改变物质形态的宇宙韵律。
离开这轰鸣的哨站时,孔方佳感到脚下坚实甲板传来的震动都仿佛带着一种新的、充满力量的节奏。下一站,智械文明——那在物质与信息边界上起舞的种族,将带来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拼图吗?希望的火焰在胸腔中燃烧,与熔炉的炽热交相辉映。
第四站:灵能文明母星——“织梦者之穹”
穿过一层柔和的、如同水幕般的能量屏障,“轩辕号”进入了一片宁静到极致的星域。中央并非行星,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由无数细密交织的银白色能量丝线构成的球形网络——“织梦者之穹”。这就是灵能文明的母星本体,一个覆盖整个星系的活体意识神经网络。网络节点处,悬浮着如同果实般的半透明生态球体,那是灵能者们进行深度冥想、研究或“编织”信息的居所。
孔方佳和李艳被引导进入其中一个靠近核心的生态球体——“静思回廊”。内部充满温暖的营养液,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灵能者们并非浸泡其中,而是悬浮在液体中,身体放松,太阳穴的能量导管(超导量子干涉仪)闪烁着深邃的幽蓝光芒,与周围的神经丝线网络相连。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平和、专注、充满智慧的精神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