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脉冲链锯剑(地球武器平台,绿光能量回路): 右臂主武器。链锯剑锯齿上覆盖的不再是单纯的高频激光,而是融合了绿光生物电技术的高频脉冲能量场,剑身全长8米,挥动时发出刺耳的撕裂声。切割时不仅能撕裂物理装甲,更能释放脉冲干扰目标内部精密系统(尤其对深渊机械单位有效),脉冲波可穿透三米厚的合金,同时带有微弱神经冲击效果(对生物目标),令敌人在瞬间失去协调性。测试中,它轻松劈开一艘小型炮舰的护甲。
“萌芽”式自修复系统(绿光技术核心): 装甲内部嵌入了特殊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如同微型生命体般活跃。在遭受非毁灭性损伤后,能吸收机甲内部富余能量或外部光照(微弱),缓慢修复装甲裂纹和内部非关键结构损伤,修复过程可见裂纹处泛起绿光,几分钟内愈合浅层缺口。大幅提升了机甲在持续作战中的生存能力,让战士们在激烈交火后仍能快速重返前线。
“共生”神经直连系统(地球神经接口,绿光生物电稳定): 大幅优化了驾驶员与机甲的神经同步率,反应延迟近乎消失,驾驶员只需微动意念,机甲便如身体延伸般精准响应。同时,绿光技术提供的生物电稳定场有效保护了驾驶员在长时间高负荷作战下的神经系统,降低了“神经灼伤”风险,避免疲劳引发的幻觉或失控。系统还集成了实时健康监测,确保驾驶舱内环境舒适稳定。
接收这批机甲的是张磊的机甲旅,此时张磊正抚摸着“刑天IV”冰冷的生物结晶装甲,指尖能感受到装甲下传来的细微震动,仿佛机甲在低语。座舱内更贴合神经反馈的操控系统让他浑身热血沸腾,咧开嘴,对着通讯频道吼道:“兄弟们!看见没?这新家伙!这装甲!这链锯剑!老子感觉现在能单挑一艘蚀骨者炮舰!绿光兄弟给的东西,硬是要得!都给我打起精神,好好伺候这宝贝!”
机甲战士们对新装备爱不释手,纷纷围拢测试武器和系统,对绿光提供的“自修复”和“神经保护”技术更是感激不已,有人高喊“这修复功能太神了,打完仗都不用修!”,整个机甲旅士气空前高涨,空气中弥漫着战意与兴奋。
绿光氏族“藤蔓级”生物工程舰升级:
巨大的、如同发光藤蔓与金属结构共生的生物母舰,其庞大身躯在星空中犹如一座移动的生态堡垒。升级后,其体表流动的翠绿色能量纹路更加明亮、复杂,宛如活体电路般脉动,增强了生物与机械部分的能量协同;新增了数处由地球提供的超合金加固节点,覆盖在舰体关键关节处以抵御高能冲击,以及外部传感器阵列,配备高精度扫描模块,能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并预警潜在威胁。
核心升级:
“玄武II型”力场节点(地球技术核心):在工程舰核心区域和关键工程臂上加装了小型化的“玄武II型”力场发生器。这些发生器通过精密能量场形成局部护盾,虽然无法覆盖全身,但极大地提升了在遭受小规模袭击或战场流弹时的生存能力,如抵挡离子炮火或碎片冲击,保障了工程作业的持续性,确保在混乱战场中舰船能稳定运作。
“织梦者”辅助工程AI(地球技术):接入了“织梦者”的边缘计算节点,利用分布式算法优化决策。大幅优化了大型结构(如星域船坞模块)的建造/修复路径规划,减少冗余动作;材料利用率计算更精准,避免浪费;危险规避能力增强,能预测并避开陨石带或敌方陷阱,工程效率提升显着,缩短工期达30%以上。
强化型生物材料合成腺体(绿光技术):合成速度更快,腺体分泌的生物聚合物在瞬间固化,生成的生物结构强度、韧性和能量传导性均有提升,特别适合快速修复遭受熵增武器侵蚀的金属结构(通过生物材料包裹、中和残余熵增效应),如将腐蚀性能量转化为无害热能,恢复舰体完整性只需数分钟。
绿光氏族的工程大师们对地球的“玄武”护盾和“织梦者”AI辅助赞不绝口。“效率提升令人惊喜!地球盟友的护盾,让我们的‘藤蔓’在危险空域也能安心工作,无需频繁撤退。他们的‘智慧之脑’(指织梦者)在规划大型结构时,比我们传统的群体感应更精确高效,不仅节省资源,还提升了整体舰队协同!”一位资深绿光氏族的工程长老如此评价,他补充道:“这次升级融合了双方技术精华,标志着绿光与地球合作的里程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盘古级”空天战列舰(包括地球旗舰“轩辕号”,深度整合绿光技术):
这艘象征着地球最高武力的巨舰(长度超过1.5公里)在艾瑟拉船坞进行了紧急升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星际冲突。船坞内灯火通明,工程机器人穿梭忙碌,原本厚重刚硬的玄黑色装甲上,多处关键区域(如舰桥、主炮基座、引擎喷口附近)覆盖或镶嵌上了深绿色、带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