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游走在诸天 > 第12章 战不休

第12章 战不休(1/2)

    华北平原是个好地方,地势平坦,是重要的农业区。

    这种天选之地养活了华夏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妖清出现,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成了贫困农民和无地农民。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你不让人活,那就只能反了!

    太平天国同时期北方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农民起义,但捻军是当时北方的主要农民起义军,对妖清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并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运动。

    不过由于妖清200年的高压统治,加上文字狱之类的,民间文盲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识字率不高,更不用说传承了,导致农民起义不成气候,固一时之盛也,但都被妖清镇压,直到太平天国出现,给这个神州沦陷,遍地腥膻的世界带来一丝曙光。

    北伐军后续过河又花了十天左右,第一天主要是物资现成(宋天明“缴获”),只需要运输人过来就行,后面的人和物资都要运输,比较繁琐。

    具体情况宋天明没管,也轮不到他管,这段时间他白天帮助防御,晚上就主动进攻。

    绿营那是真拼命啊,明知道打不过,但每天都从其他地方汇集过来,然后进攻。

    不知道咸丰那个清妖下了什么死命令,逼得绿营用命来填。

    白昼来临,阳光倾洒大地,照亮了这片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区域。

    宋天明身披战甲,端坐在高大威猛的战马上,身姿随意,眼神中满是嗜血。

    他大手一挥,身后同样骑着骏马的部下们便如疾风骤起,紧随他一同朝着正在进攻的清妖后军之处奔腾而去。

    马蹄声如滚滚惊雷,由远及近,清妖慌乱调人防御。

    当他们迫近清妖阵营时,宋天明一声令下:“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修辞手法),宛如密密麻麻的雨点,朝着清妖铺天盖地射去。

    那一支支利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凛冽寒光,裹挟着呼啸风声,精准地扑向清妖。

    宋天明他们占据着射程上的绝对优势。

    清妖们眼睁睁看着利箭飞来,却无计可施,盾牌都在前方,他们这些后军连个防御都没有。

    他们试图奋起反击,奈何射出的弓箭射程远不及宋天明等人,大多还未靠近北伐军,便已力竭坠地。

    这就是科技的差距!

    不仅如此,清妖胯下的马匹在速度上也远逊于北伐军的骏马。

    宋天明等人恰似奔跑的羚羊,在清妖阵营周边往来穿梭,时而从左侧突袭放箭,时而自右侧迂回攻击。

    清妖们纵然有心追赶,但少数骑兵骑的是驽马,大多数只是步兵,却只能望尘莫及,被远远甩在身后。

    至于单兵素质,清妖更是相形见绌。

    宋天明他们是尸兄和猛男组合,无论是骑术还是箭术,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开挂)。

    相较之下,清妖们显得笨拙而迟缓,毕竟他们很多人只是当兵吃粮的,能有什么战斗意志?

    长久以来,清妖一直自诩 “骑射无敌”,绿营考核其中最重要的是骑射,在他们心中,他们虽比不上满人老爷,但除此之外骑射乃是他们无人能及的看家本领。

    然而此刻,他们却被宋天明等人以骑射这一他们最为自负的技艺,狠狠地 “教训” 了一番。

    只见清妖们在箭雨之中,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宋天明他们凭借精湛的骑射技术和巧妙的战术,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削弱清妖的力量,让清妖在这场骑射较量中,尽显狼狈之态。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宋天明等人凭借骑射优势,持续不断地对清妖发起打击,清妖的伤亡人数犹如滚雪球般急剧增多。

    每一轮箭雨倾落,都伴随着清妖的阵阵惨叫与接连倒下,损失在点滴间不断累积。

    终于,当损失攀升至临界点时,清妖们的心理防线宛如脆弱不堪的玻璃,彻底訇然崩塌。

    原本还在勉强维系防御阵型的清妖,士气瞬间如土委地,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们眼中不再有丝毫斗志,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稳坚守防御的北伐军敏锐地捕捉到这绝佳战机,如猛虎下山般果断出击。

    北伐军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仿若滚滚春雷,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而清妖一方,已然乱作一团,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慌不择路,四处奔逃,毫无章法可言。

    在极度恐慌的笼罩下,清妖们陷入了一种疯狂且混乱的状态,竟上演了令人匪夷所思的 “倒卷珠帘” 之景——自相践踏、相互厮杀。

    一些清妖为了能在混乱中抢先逃命,不顾一切地挥舞手中兵器,全然不顾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同伴。

    刹那间,惨叫与怒喝交织在一起,鲜血如喷泉般四处迸溅,地面上很快便汇聚成一条条血河,浓重的血腥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令人几欲作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