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远统一之后,天下必然会进行全面整改,不会有太多时间留给他们慢慢成长历练。我们曹、夏侯两家若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得有一个能掌控大局、引领方向的人,这个人,非你元让莫属。
而且,为兄这些年杀人太多,仇家无数,我实在担心有人会趁机对曹家下手报复。元让,你一定要替为兄守护好曹家啊。”
夏侯惇听着曹操的话,心中感动不已,一只眼睛渐渐泛红,他深深被曹操的信任和这份沉甸甸的托付所触动。
曹操接着说道:“明日我便会把家小送到你府上。从明天开始,除非这场战争结束,否则你务必一直闭门不出,半步都不要踏出家门。”
夏侯惇神情凝重,语气坚定地沉声道:“兄长放心,只要我夏侯惇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曹家夏侯家败亡!”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他对夏侯惇的忠诚和能力深信不疑。随后,两人让人摆上酒菜,一边饮酒,一边倾心交谈,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年少时期。
他们从儿时初次相遇开始回忆,谈及追随曹操讨伐董卓时的热血激昂,占领兖州时的艰辛与喜悦,讨伐黄巾军时的惊心动魄,抵御吕布时的艰难险阻等等过往的点点滴滴。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一次喝酒,很可能就是他们两人最后一次如此畅快地把酒言欢了。
就在曹操与夏侯惇商议家族后事的同时,荀彧也将荀家的未来托付给了侄子荀攸。他心向汉室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室倾塌。
他身为荀家家主却阻止不了李远,荀彧已经心怀死志,但是荀家不能亡,从明天起荀攸将成为荀家的新任家主。
而郭嘉,依旧如往常一般喝着美酒,手中捧着书卷。然而,他那空洞无神的眼神,却透露出此刻他内心的迷茫与忧虑。
程昱则叫来儿子程武嘱咐了一番,然后将红着眼的儿子赶了出去,自己默默地坐在房间,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宝剑。宝剑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蓄势待发。
程昱本名程立,曾梦见自己在泰山之上双手捧日,曹操知晓后,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便为他改名为程昱,并将他视为心腹。
程昱心中坚定地想着,君以国士之礼待我,我必以国士之身相报!
在曹操等人满心不情愿的思想下,汉中军如同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依时抵达了许都城下。只见汉中军队列整齐划一,每一名士兵排列着,彰显出极高的纪律性。
士兵们那昂扬的斗志,更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让人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气势,真可谓气势如虹,令每一个望之者都心生畏惧。
曹操站在城头,望着这支如虎狼之师般的劲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佩服之情。李远东出,这本就在众人的预料范围之内,毕竟李远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然而,谁都没能料到,自李远东出之后,还不到短短一年的时间,天下诸侯竟一个接一个地迅速败落。这般迅猛的势头,实在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让人在惊愕之余,也不得不感叹李远的强大与手段。
曹操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身边众人,眼神中既有不舍,又有决绝。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诸位,想必你们心中都已有了选择。无论你们是否决定跟我一同出征,我都衷心希望,若有来世,还能与诸位一同把酒言欢,畅谈天下。”
众人听到曹操这番饱含深情的话,心中满是悲伤。他们跟随曹操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如今却要面临这般生死抉择,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曹操不再多言,果断下令:“打开城门!”随着他一声令下,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悲壮之举奏响前奏。曹操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转身下城。
许褚见状,毫不犹豫地紧紧跟在曹操身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忠诚,无论前方等待着的是什么,他都将与曹操共赴生死,绝不退缩半步。
曹仁、曹洪、夏侯渊等人,同样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带人跟上。他们的神情肃穆而庄重,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之意,每一个人都决心追随曹操,为了曹氏霸业做最后的殊死拼搏。
程昱身为曹操的心腹谋士,向来与曹操心意相通。此刻,他同样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还特意带上了自家的私兵。
他深知,这一战便是他与曹操的最后征程,但他毫无畏惧,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扞卫曹操的尊严与曹氏的荣耀。
一行大约三千人左右,迎着汉中军的方向,迈着坚定的步伐毅然决然地走去。尽管他们心里清楚,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死亡,但他们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视死如归的决然与忠诚。
而在许都城楼上,徐晃、张辽、陈群、董昭等人望着城下曹操等人的举动,心中满是羞愧。他们并非是贪生怕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