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闪婚北周做天后 > 第204章 结案私铸币

第204章 结案私铸币(1/2)

    正武殿,群臣沸腾。

    太子爷从没像今日这般,胆敢明目张胆,目标直指他曾经唯唯诺诺,不敢大声应对的皇叔宇文宪。

    太子的抢白,堵得皇叔哑口无言。

    却让齐王的心腹宇文神举,因为王爷的吃瘪,开始阴阳怪气。

    “太子如何知道心兰的信和皇后手中的信,是有不同的?”

    “难道太子提前看过两封信?”

    “这信莫不是太子自己设计自己的苦肉计?”

    宇文神举的揣测,没有逃过陈柏然当初的预料。

    “孤看过没看过,需要向你汇报么?” 太子冷眼盯住了他。

    “天子巡幸,太子监国。你说孤能不能,或者该不该知道?”

    “孤这里,有杨丽华待字闺中时笔迹一封。这信到底是不是太子妃所书,对照下便可!”

    “宇文刺史,异议颇多。不如你来检视一番如何?”

    太子冷笑道。

    面对着皇叔近臣宇文神举的质疑之词,太子爷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沈君茹现在的字,当然和过去的杨丽华有所不同。

    偷情的信绝不会假人于手。这是常理。

    核对笔迹,自然成为校验书信真伪的必然一步。

    那当初设计书信环节的人,根本不会想到杨丽华这人,早已此一时彼一时也。

    尽管她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拿到了杨丽华曾经待字闺中时的文稿,将那字迹模仿得维妙维肖。

    却不知道现在的太子妃,早就脱胎换骨姓沈不姓杨,字迹自然大相径庭了。

    事出之后,随国公府早依太子的吩咐,将所有杨丽华闺中和周边的文字清理了个干净。

    留下的全是太子妃忙了几日几夜,复本出来的新稿。

    手执着太子妃一手漂亮的文书,宇文神举依旧煮熟的鸭子嘴硬着。

    “太子妃难道不能委托他人书写么?

    “按照国公大人所言,这皇甫文崧自小与太子妃一起读书,他不识太子妃的字么?”

    “非是太子妃当堂书写?谁又知真伪?”

    宇文神举自以为是地阴然一笑。

    “你说的一点没错!非是太子妃当堂书写,怎知这信的真伪?”

    “皇甫文崧与太子妃一起读书长大,自然认得太子妃字迹。”

    “也许正是这个错漏的原由,才会使皇甫文崧心有疑问,贸然前往信中之地想证个因果缘由。”

    “不想被有心人正好抓了个子虚乌有的罪过。”

    “你说这信约哪里都好,为什么偏偏约在麒麟阁的隔壁?”

    “郑姬又为什么能未卜先知调兵围的丰源纸行?〞

    “她早就知道太子妃和皇甫文崧要来这里!这还不够明显么?”

    “一年前正如宫尹大人之言,郑姬以一女空手套取庄家白银三百两,开取麒麟阁。”

    “几乎让庄家遭受灭门之灾。”

    “不仅涉嫌欺诈,更有逼人至死的罪过!”

    “做这些事情,想是早就熟门熟路,玩笑一般而已。”

    “孤以为这些,裴文举大人当有很多话说罢。”

    太子的一席话,提醒了正案前冷面旁听的天子。

    私铸币的案子因为花弄蝶的归案,已经貌似有了结局。

    事关大冢宰府,又事关了郑姬。

    既然结案,不妨趁着正武殿听讼的机会,昭告朝堂。

    “如此,裴卿!”

    “这私铸币的案子你也查案日久了,既然主犯已然归案。”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借此机会不妨也在此理会清楚罢!”皇帝说。

    “是!陛下。”

    “请容微臣先提案犯到此。”

    “准!”

    一干人员,鱼贯填满了正堂。

    证白太子妃的事情,仿佛突然偏离了主题。

    然而,沉疴太多。

    好多事情连环相套,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关私铸币案的人犯跪满了朝堂。

    从满身血污被烤打得衣衫褴褛的花弄蝶,到万花楼的鸨母姜氏。

    太子居然还惊讶地在这堆人里,发现了当初在率更寺丢失的那组一家三代的人证。

    他们没死,还活着?居然在裴文举的手里。

    而东宫居然一点都不知情?

    在太子的惊愕之中,裴文举娓娓道来了始末。

    证人是在某日正午,太子东宫出粪号的时候,被一直暗自盯梢东宫的御史台监侯官发现的。

    那日粪号出的蹊跷。

    平日里臭烘烘水淋淋的大桶,突然变得干燥而轻飘。

    运送途中,不但车辙印子细浅,还发出了些许不该有的声音。

    粪号出了东宫,并没有按照往日的路线,却是鬼鬼祟祟往一条林深之路悄悄而去。

    这诡异的一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