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闪婚北周做天后 > 第179章 汉紫陶俑

第179章 汉紫陶俑(1/2)

    勘陵途中的意外收获,让陈柏然很是快活。

    也让那山岭之间,整日在窑前灰头土脸烧俑的老人,感到遇见了知音一般。

    这贵人决然与众不同。

    和蔼可亲,不耻下问。还对窑口的知识如此熟悉。

    让老人和他身边的窑工们聚拢而来,无拘无束,无话不说,倾尽了所能。

    匠人的淳朴和憨厚,让太子爷在沉迷之中,感到了那个时代窑工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不管是那些现在看上去裸露身体,将来会穿上绫罗绸缎,棉麻铠甲的着衣式陶俑也好。

    还是那些憨态可掬的镇墓兽。

    每一个作品,每一道颜色都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无限撞击。

    特别是那老人将一盆当着他的面,刚刚调制出来的色浆捧到他的眼前时,令他激动无比。

    那是一抹灿烂的紫。

    是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时,瞬间被氧化没了踪影的颜色。

    是汉俑出土时被捕捉过的,考古界称之为中国紫的颜色。

    这颜色在现代认知中,自然界没有来源。

    现代科技只琢磨出了这汉紫是人工合成的颜色,来源于硅酸铜钡这种非天然的化学品勾兑。

    却至今没有破解古人得到这种合成颜料的技法。

    据说自汉以后,因为战乱和文字记录的缺失,工艺早已失传。

    如今,这经过老人轻描淡写便呈现出来的精彩,让渴求知识的陈柏然全然忘了他是来干什么的。

    太子爷的异常,让身边的人摸不着头脑,更引起了方士安伽陀的注意。

    正值午饭时刻,那一直在炉边灶前忙活的老汉的婆娘烧了一锅面来,

    给陌生人们诉说着这日正是老汉生辰,于是老人便乐呵着力邀着众人一起吃面。

    王端匆忙对他摇着手。

    可太子爷不管,捧了一碗便和老人交头接耳着吃了起来。全然不顾可能而来的意外。

    太子对陶俑的热情和兴奋,大出了随伺下人们的意外。

    这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对烧窑和葬品的陶俑这么清楚的,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只得各自拿碗挑面陪在了一边。

    那面皮白韧细腻,带着劲道。和宫中绝对不同。

    估计是因为来的贵客,窑工们拿出了家里压箱底的食物。

    可老汉娘子的脸上,分明看到了捉襟见肘的遗憾。

    太子临走的时候,让王端送了一袋的银钱。

    老汉再三推托不过,绽放着笑颜捏在了手里边。

    “贵人来此是看墓的么?”

    “这后山之外,有一个隐秘的所在。藏风聚气,无迹可探。鲜有人知。”

    “据说是当年秦皇汉武时便有的一处储藏寒物的洞穴。”

    “贵人不是对这紫色的颜料感兴趣么?若得这紫,那里丛生的茈草,想郎君不会失望。” 他罗唣着。

    神秘的洞穴,丛生的茈草,再次燃起了太子心里的好奇之火。

    “哦?那个洞穴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

    “我在这山里烧俑多年,只知道祖上称之为千年冰鉴!” 老人回答。

    “老人家可以带路,令我们前去一访否?” 陈柏然满心的渴望。

    “如此,我便收拾收拾,带你们前往。” 老人并未推辞,拿上了斗笠,扯下了腰下的汗布。

    “殿下!你。。。” 贺若弼焦急地凑了上来。

    老人的多事,给太子的侍从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可终究还是熬不住太子爷的执着。

    谁也不敢对那老人说些什么,特别是暴露贵人的身份。

    安伽陀默默跟在身后,掐着手指,皱起了眉头。

    看着跟在太子后面紧紧设防的千牛将军,凑到了跟前。

    “将军!” 他说。

    “这山中虽然是皇陵重地,但依然危险莫测。”

    “近来后山陌生的面孔众多。”

    “据我掐算,殿下此去探险恐有性命之虞,是否请将军可以劝阻殿下冒险啊?” 他急急地低声提醒。

    “你若是嫌爬山涉水劳累,便和殿下说明,先回去吧!”

    徐赞惊讶地看着方士的脸,警惕地观向了四周。

    林壑鸣响,万籁瑟瑟。

    嘴里说着无所谓的话,心里却陡然生出一种惊惧。

    可眼看着殿下和那老人,有说有笑走在前面,也不知道那所谓的冰鉴在什么地方。

    太子爷想要干什么,他哪里能做得了主。

    他是东宫卫率,太子的贴身侍卫。

    如果殿下在这里真出了什么岔子,就麻烦了。

    于是急忙叫过了身边一个随从,一路做着记号,先行下山召唤东宫卫率。

    那个天然遮蔽在林间杂草中的天然洞穴,被一重重开着紫色花朵的茈草覆盖着,深不见底。

    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